在咨询的世界里,终结往往如同开端一样重要。当T提出想要结束我们的咨询时,我的内心毫无波动,因为这是我职责所在,我答应了,但规定我们需要进行两次结束访谈。他一开始同意,甚至主动提出改变时间,试图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我坚持,“结束也是咨询的一部分”,对他的愿望给予了尊重,同时坚守着我的专业的底线。
然而,他的回应是攻击,是挣扎。他感到被我这条咨询的规则束缚,无法像他人那样自由。他的不满和反抗,像是在向我诉说,他是被束缚的一方,而别人是自由的。面对这样的指责,我心中涌起的并非愤怒,而是深深的无奈和一丝悲伤。
当我在回应中表达着“你想要百分之百的自由,其实我给了你80% 90你都体会不到”,我其实是在自辩,尝试着让他看见我的付出,我的艰辛。但是,当我冷静下来,我意识到,这何尝不是一种束缚?我试图用我的话语去束缚他的理解,让他看见我的付出,而这恰恰成为了他感受到的束缚之一。
在这一刻,我认识到,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也不是无拘无束,而是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规则,同时在他想要飞翔时放手。T的攻击和不满,是他想要挣脱束缚的信号,是他对自由的渴望。而我的回应,不应是辩驳,而是理解和释放。
我向他传达了我的内心转变:“此刻,你的表达是自由的,是不受控制的,你可以自由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你为自己的自由做出了选择,这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告诉他,他正在朝向他生命中的真正方向迈进,而我所能做的,就是为彼此腾出更多的空间——让他自由,也让我自己自由。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地理解到,真正的帮助他人,不仅是提供解决方案,更是提供一种让他们能自由表达和成长的空间。我渴望被理解的心,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满足,因为我看到了自我成长的可能——不仅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努力理解和释放自己。这个过程,虽充满挑战,却也是宝贵的自我理解之旅。
慢下来,深刻体会**
在与别人的互动中,我逐渐领悟到沟通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交流思想,更在于互相体会心声,甚至更重要的是,体会自己。有时候,高度理智的分析不如静静地去感受。我希望自己能够慢下来,再慢一些,用心去体会自己,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中还是在生活的任何瞬间。
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中,我对体会的过程充满了兴趣和能力。当我独自沉思时,我发现自己追剧的热忱亦或是在咨询中深入地体会,对我而言都极为重要。这种体会带来一种独特的快感,让我即使在面临挑战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被磨砺的愉悦。
正是这种奇妙的感觉促使我不断后退,重新审视自己,然后再次出发。我想要为自己创造更多这样的机会,不仅因为这是一种专业上的深化,更是因为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法替代的丰富性。在深度互动的人际关系中,我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快乐——即便是在被挑战的时候,依然能从中体会到成长的喜悦。这样的体会,让我在生活的道路上,虽步步为营,却也乐在其中。
**理解与放手:情感自立之路**
当我首次接收到他的信息,那如潮水般涌来的情绪几乎让我措手不及。我意识到,在这一刻,任何尝试去解释或辩解都是徒劳的。于是,我没有选择立即回应,而是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让自己的情绪得以平复和沉淀。在这期间,我逐渐从混沌中理出了一种新的东西——对他的理解和看见。
又过了一个小时,我才终于将我的回复发送出去。我试图传达的重点其实很简单:不管发生什么,明天我们还是会见面。他迅速捕捉到了这条信息,并给出了回应。这一次,当他的话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不再感到无力,取而代之的是愤怒——那种“说了这么多,你怎么还是不明白?”的愤怒。但在这份愤怒中,我也逐渐察觉到了自己情绪的不稳定性。
我又停顿了一下,这次是给我儿子打了个电话。与之前不同,现在我的心情没有那么容易被他的话语左右了。过去,我可能会沉浸在他的表达之中,感到难受;但现在,我的感觉是不舒服,也不想回应。然而,我明白,关系是双方的,我不能让他的反应决定我的行为。我决定了,无论他是否出现,我都会去那个地方。他的选择,是他的事情;而我,会等待他履行我们之间的承诺。如果他最终没有遵守,那是他的责任。
我还意识到了一点:我为他腾出时间,那是我的决定,我不应该因此对他有所期待或要求。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所以,我不会再主动给他发任何信息。我会在晚上8点前告诉他,我在等他。至于他是否会出现,那就看他自己的了。我不想与他纠缠不清,但同时,我也看到了他的变化——从最初的答应,到后来的解释,再到现在的直接表达,他已经跨过了一个重要的关卡。
这是一个关于理解与放手、情感自立的故事。通过这段经历,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在关系中保持自我,以及如何以一种成熟的方式看待对方的成长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