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篇我不仅读出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味,而且也读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味。虽然《百年孤独》是长篇。我不想错过门罗的每一篇,毋庸说我不想错过门罗实验室里解构生活的方式。
人物:“我”一个相貌、生理上有缺陷的,对自己不够自信的男子。
奥奈达:小镇上最有钱人家的女儿,后来家道中落。
两人一辈子都未离开过小镇去其他地方生活过。都未结婚成家。“我”是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奥奈达是因为特殊的家庭。两人都非常保守、守旧。一生过得很庸常,为了某种骄傲、矜持,一生没有很大的改变。即使对生活不满意,都没有试图去改变。当想改变时。奥奈达想搬来和“我”一起居住时,是以兄妹相称。这彻底激怒我的骄做,顿时将房子出售,使奥奈达的想法不能付诸实践。两个孤独的人、平凡而普通的人、一生由于某种原因一直单调、重复地活着的人。将这种孤独的生活进行到底。不仅人类如此,动物也如此。门罗的伟大从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谴责、去悲悯、去同情。门罗说我不佩。我也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员。第二遍阅读时我为他们为自己掬了一把同情的泪。向门罗致敬。这样平凡无奇的生活门罗都能挖掘出人生存的局限性和人生存在的疑问。感谢门罗。这是对生活和人生深层次的追问。在我心中,门罗是是具有超前意识的现现代人。她对一些问题的追问探讨可和哲学家并驱。甚至在一些哲学家意识不到的生活角落里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她不是单纯的女性作家。
第一部分:这段文字的自白是主人公“我”人生的感悟还是门罗以门罗的口吻说的。如果是以门罗的口吻说的,理解以来就非常合理。实际这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扼要。【然后一辈子都住在一个任何事都不会被忘记的地方。……还能发自真心地宣称自己根本不想住在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地方。】——“我”一辈子都没离开小镇,还宣称根本不想住在小镇之外的地方——实际根源:我对自己生理缺陷非常自卑,没有信心、勇气去追求、去改变。
【他们不搬走,但你希望他们搬走。那是为了他们自己好】
——“我”希望奥奈达搬走,她有条件过更好的生活。但她不走,不离开小镇。
【现在时代不同了。有咨询师可以随时求助。受到打击的人,又或者没有受到打击的人,对真实的和想象的打击的感受同样强烈。】——可能在新的时代,碰到心理障碍“我”会寻求咨询师。但一切都过去了。一生都过完了。
【如果你愿意,一切都有可能变成好事。】——如果你能放下骄傲,不再固守旧俗,可能这些打击就不成为打击。(注:前段时间回了一次乡下,我发现乡下的生活和我少年的生活相比没有很大改变。除了房屋、路面新些,人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没有发生一点儿进步的改变。我惊呆了。)
第二部分:介绍奥奈达的家庭背景。奥奈达和镇上任何人都不是同类,她家太有钱了。——这说明奥奈达在家道中落时在镇上也找不到同类。她由于家境在镇上是另类;我由于身体缺陷是另类。走向同病相怜的交汇。
三十年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詹特森(奥奈达的父亲)投资汽车行业,投资失败后,调到一个僻远的小村子。从此无所事事终生。
在这里交代了我有口吃,兔唇。
第三部分 二战 在世界局势的影响下,本来我的生活会随着时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但没有。可能是因为兔唇,我得到豁免。在那样的时代,外面的世界在战乱中发生很多改变。但我的生活没变,依然是单调、重复、庸常。在战争中我发现我变得和大家一样,一样平等。
第四部分 二战末,奥奈达的父亲和我的母亲都去世了。战后重建的生活。奥奈达想听听我关于卖房子的建议。两人开始有交集。战后世界发生很大的变化、观念等等。两人不得不接受发生改变的世界。【毕竟,让这个世界运转的正是像他这样的人。】【小镇在变化,她在其中的位置在变化,而她却几乎不知道。】——这句对应第一部分的第二句。可奥奈达没有任何改变。在小镇里。
第五部分 我病倒了 按年龄推算,我接近六十岁。我病倒时一直是奥奈达照顾我。可惜,她一直把我当作中性人或小孩看。所以奥奈达提出搬到我家,像兄妹一样相互照顾,我的骄傲使我拒绝了。
第六部分 我房子出售后。我寻找新的房子。有人对我说要搬去的是埋骨之地。奥奈达由于时代的变迁,但她无法放下上流人的那份骄傲以爱接纳我。我由于生理的缺陷也错失了选择的机会和权利。甚至说自己一生过得愉快。而事实我的一生过得不愉快。
第七部分 奥奈达要去旅游,决定改变一下生活。但是痛苦的改变。然后我们发现一些小臭鼬在鸟澡盆。【但始终沿着笔直的对角线前进。仿佛它们很为自己感到骄傲,同时又保持着谨慎。】
(注:我不知道门罗是怎样处理着这样时间、空间跨度大的宏大主题的。对于八十多高龄的门罗,她肯定有她自己的想法和思想。我猜不透。第二遍解读也只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