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少年走路喜欢踢石子,歪着脑袋想心事,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
少年在日光下步行,走着走着就会跑起来,外套如同一面装满风的帆,身后洒了一地的夕阳。总有光给少年的轮廓镶上一圈柔和的金边。
从哪一时刻起,少年的青涩完全消褪而开始步入成年了呢?在这之后,那些冰冷的话终将一一应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书
读书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一本未读的书就像一个谜,翻开的一瞬它就揭开了谜底,从此不再神秘。一页一页地读,这本书在心里也渐渐变得清晰,然后,你拥有了这个谜。
当阅读者在一起交谈,提起共同拥有的谜语,他们不用说它的内容,只说书的名字,互相便意领神会,相视一笑,如同一场心照不宣的密谋。
阅读者能看到藏在书中的作者的灵魂。每本书都是一个魂器。
骑士
我曾经想要一个骑士,他穿着厚重的铠甲,眼角有温暖的笑,身上负有伤痕,心却完好如初。
然后过了很久很久,终于,我成为了这个骑士,穿着厚重的铠甲,眼角有温暖的笑,身上负有伤痕,心却完好如初。
骑士那么的自由、独立且坚毅,似乎不需要拖泥带水的依恋。
骑士只需骑一匹瘦小的老马,带着矮胖的农民随从,怀有一腔战风车的愚痴,就像堂吉诃德一般。
可即便疯癫如堂吉诃德,他的心中也住着一位“达辛尼亚”,“达辛尼亚”不再是那个养猪的村姑,她是堂吉诃德的神圣,是他每次战斗前高喊的名字。
也许每个骑士都需要一位达辛尼亚,他们不用挨得很近,那光就足以照你去战斗。
达辛尼亚和堂吉诃德,他们可以冠上任何人的名字,甚至可以互换角色。
但是,他们必定是两颗遥相呼应的心,两个势均力敌的灵魂。
小结
我不太喜欢一些名目繁多的舶来节日,一是因为被商家的各种促销信息打扰让人很不开心,二是因为如果有什么东西极其珍贵,人们在频繁地大声提及它时就已经潜伏了遗忘的可能。
哲学里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主体间性”,其中社会学层面的一个含义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在任何一种关系中,每个独立的个体都会被外在因素影响,因此主体性中有了他性,即向外界敞开后交换的部分。在恋爱关系中尤是如此。双方相互影响改变了自己的一部分,两种他性重叠为一种共在。这是一个很乐观的比喻。它意味着你不用像柏拉图所说,要穷尽一生寻找被劈下的特定另一半。你有一个概率更大且更自由的选择。
一种关系看它是否美好,要看它呈现出的场是上行还是下落。远离消耗你的人,和让你感到自信的人在一起。所有的情谊都应是一个互相增益的过程。
我一直以为,爱自己和爱他人同样重要,甚至是第一优先权。这个爱自己不是广告中商家煽动你消费的口号,也不是鸡汤里安慰单身或失恋的惯用语,而是认识并接受自己,与自己坦诚相处,不做让自己厌恶自己的事。
这也是我猜想每个骑士都需要去寻找达辛尼亚的原因,他/她能够成为你夜晚的安眠,以及每时每刻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