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作者:李雪
>> 李雪三者兼具,她就像从淤泥中盛开的美丽纯洁的莲花,无比诚实又充满勇气地从一个责怪父母、责怪自己的受害者角色中走出来,以最敏锐的观察力和解析能力,回观自己、剖析自己。这个过程就像拿着手术刀给自己开刀一样,虽然痛苦万分,但她做到了。这就是我所认识的李雪,永远带着最大的勇气和最高的热忱来探索世界,不断奋发上进。她也有属于自己的阴暗面,但又总是能一个人去经历,悟出道理,然后带着微笑和自嘲出现在我们面前,依旧美丽,依旧谈笑风生,依旧充满热情和幻想。
>> 李雪从自己经历的最痛苦、被忽视的婴儿期开始,一路分析家长的种种无意识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毫不吝惜地与大家分享自己从中获得的智慧。由于长期担任心理咨询师,她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家庭案例,所以书中除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外,还有很多生动鲜活的故事,轻松好读,相信大多数读者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对号入座。
>> 她崇敬的大师荣格也说过:“You have to feel in order to heal.”(你必须去感受,才能获得疗愈。)
>> 所有修行之人都需要看这本书。因为我见过太多人,拿着“修行”来逃避自己的人生课题,最明显的就是和父母的关系、金钱关系、亲密关系等。“修行”这面大旗是可以遮风挡雨,但最终,我们还是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魔。否则,修行也只是我们的一个业余爱好或职业,和我们真正的人生没有交集。其实,所有人的心魔都是在儿时种下的。这本书可以帮助已经走上修行之路,但内心仍有障碍和纠结的人,成功接纳自己的阴影,积极修复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 她是一团活生生的火焰,不是标本,而是范本
>> 她通过分析自己来学习心理学,这恰恰是学习心理学的捷径,也是她活着的意义之一——认识自己。
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 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 成为你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正确的你,生命才真正有意义。
>> 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重大;越是严重的心理创伤,越是多发于生命早期。妈妈在婴儿期亲密育儿,辛苦两年,换来的是孩子终身的安全感和幸福基础。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
>> 莎贝拉·费利奥沙告诫年轻的父母们,“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独立。”
>> 特别宅的人,很可能是因为曾经的欲求不被看到,从而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弱到再无法和人产生交集和共振,成为一个不惹麻烦、一切都自己搞定的“好人”,在人群中如同一座孤岛,这是多深的悲哀啊!
推荐
这本书讲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说得很有道理,比如:你不让孩子吃甜食或打游戏,孩子就会不吃甜食和不打游戏了吗?其实是控制不了的,生命就是用来经历的,所以不要总是去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人和事物,那是违背了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