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成功街的故事
相传三国时期,洛阳古城墙东南角的一处是曹操的草料场、练兵场后取名操场街。在操场路的一个拐角处有个钉马蹄的铺子。
随后一些小商小贩不断聚集这里,搭锅糊灶形成了一条二三百米长的住家户,一开始没有名字,后来人们管它叫“马蹄街””马蹄角儿”(洛阳话说“马蹄揭儿”)
相对繁华的东大街西大街十字街,这里很僻静,只有几十户人家劳作生息。随着后来不断有逃难人挑挑担担,拖家带口,都聚到了这个东城墙根求生活。他们中大都或学手艺、或做小买卖,或搬运拉脚、剃头补锅、引水卖浆等营生,人们又管这条街就叫穷街。直到后来,人们嫌马蹄角的街名俗气,给这条街命名“成功街”,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名字,不知不觉叫了几十年。
马蹄街也好,成功街也好,穷也好富也好,这里的老人都说,洛阳城这个东南角是个通神灵的地方。这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两者落差几十米,形成了老城低洼之地。每逢降雨,城内积水全汇流于此,可全城却安然无恙。在街的南端有一座北宋年间建的塔,塔的北边也都围着大大小小的水坑,有的叫孟坑,有的叫水蒙坑,不管下再大的雨,这里也没被淹过。
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隋唐大运河洛阳新潭码头就在这个位置,这里原来是以卵石沙砾为基础的河床,沙坑近靠瀍河,所有渗水很快,而那座起源于北宋塔叫文峰塔。
可以想见,当年洛阳老城东南城墙下,一边是兵戈训练戎装操拭,一边钉马蹄卖杂食,小商小贩吆五喝六的叫卖,一边高耸了的文峰塔肃穆巍峨,俯视百姓,使得这个巷子虽穷却显得安宁祥和。
2017年经过政府统一投资规划布局整茸,再现小桥流水,塔峰倒影,城墙楼阁,成功街也不得不整体搬迁了。人们不舍老街,是不舍老街那久久远远苦苦乐乐的故事。成功街虽小,百度上找不到,可“成功”二字真成就了不少手工作坊的手艺人。依借繁华的十字大街,《鼓楼》和丽景门,大人卖饼,酿酸浆,做酱菜,孩子们则脖挂托盘满街叫卖纸烟,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积累,有几家的买卖不仅叫响了老城,有的成了老字号,有的成了名家,如柴家大饼、陈家酸浆,李家酱菜等都成了洛阳的名牌。洛阳市酱菜厂有一段经营的不好,于是聘请了成功街祖辈做酱菜的李家后人担任厂长,酱菜的口味和质量立马提升,最后成为一个大企业。他们研制的“建洛”酱油、醋占领了八九十年代洛阳市场,而“马蹄街张家馄饨”,早已是牡丹花城里又一张饮食名片。
成功街还有一个国内外知名的女雕塑家。她叫闫淑芬,是土生土长的成功街的女儿。2002年她通过哥哥向市城市规划局转交了一封信,希望能给家乡做点事。 我很敬佩这个老街里的女儿,当年的她梳着羊角辫子灵动又调皮,进入洛阳美陶公司从描绘最传统的唐三彩到巧妙地掌握了唐三彩里红、蓝、绿三种颜色,很快和同事们共同设计制作出了雕塑《丝绸之路》,成为洛阳美陶公司保留至今的品牌。从那以后闫淑芬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她先后设计出中国电影百花奖的第一个奖杯,第十一届亚运会设计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立体铸铜雕塑。她用“梁祝”的故事制作成的铸铜雕塑《化蝶》,被瑞士博物馆永久收藏。她后来又报考了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几年后在欧洲各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小有名气的雕塑家。
这些年每当闲暇时间,她会思家乡想念洛阳,思念古都洛阳的历史和文化。当看到洛浦公园长达12公里的河畔,一下勾起了她的情感和创作激情,她想把洛浦公园12公里的绿色长廊建设成雕塑公园,把洛阳古都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和经故事再现出来,为后人留下一些像龙门石窟一样的文化精品。她说这是她对祖国对洛阳对故乡的唯一热爱和奉献。
女雕塑家用自己的才华表达对家乡独特的思念方式,成功街人也为她骄傲。过去因为贫穷,成功街的老辈人大多连字都不认识,然而父辈们的勤劳智惠,都留给了后代。巷子里除了她之外,也还出过四五位厂长、经理和研究生。这个昔日的小巷有更多更大的梦想在等待着他们的努力和进取。
随着老城旧房改造以及老城文峰塔古文化遗产园景区的开放,老街也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成功街消失在了古都的厚土中,而这条街道的名字和和它的的故事却用不会消失。因为,它的过往,它的今天和明天都和历史一起雕刻在了洛阳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