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目】《改变提问 改变人生》
【课程领拆】丘恩华老师
【上课时间】2017年8月8日
【作 业】
拆为己用作业: 一周内,在自己情绪不稳定或心情不佳的时候,觉察自己出现的评判者状态,然后回顾选择地图,采用ABCC选择法(A-察觉,B-深呼吸,C-好奇,C-选择)让自己调整为学习者状态,记录过程中评判者→学习者转变的心态关键词(如责怪→责任),并分享到朋友圈。
前几天,和朋友带着孩子出远门去旅游。期间,一直是她和孩子每天给先生打电话报平安,她先生从未主动打过电话,甚至临回来的前一晚,也没有打电话询问返程安排(因为她乘飞机到本省后还要转车两个多小时才能回到家)。一直到我们登上飞机关闭手机的那一刻,才看到她先生在我们共同的微信群里发微信询问返程安排。飞机落地后,我在群里发微信:你现在才想起来吗?
A(察觉):我用质问对待朋友的先生,是用了评判者的心态。
B(深呼吸):暂停一下,我用这样的态度质疑对方,是不是不太合适,虽然和他也是很熟的朋友;我是不是需要转变一下气氛,化解一下他们夫妻可能出现的矛盾?
C(好奇):对他们家的相处方式我是不是并未全部了解,比如说她先生一向都不是个主动打电话的人,不管是出差还是在家留守,他都是等着接电话的那个人,这可能就是他们家的模式。再者,他的工作性质,确实很多时候时间不由自己控制,可能有什么情况是我所不了解的。
D(选择):在发完那句质疑的话后,我又发了一个敲打的表情,改变一下微信的气氛;然后告知我们已到达,我先生会把她们母女送到返程的车上。
分析:在这件事上,我一开始采用了评判者“维护假设”的思维方式,即假设朋友的先生是个不够体贴不够负责任的老公,之后转变成学习者“质疑假设”的思维方式。这样,可能会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