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枚产品新人,我想试着从我的角度去解读一款产品,从而跟更多的产品从业者一起沟通交流产品心得,本次分享的产品是“知乎”,选择这款产品的原因有俩个,一是因为使用这款产品也有一段时间了,对这款产品比较熟悉;另外一个是因为作为一款大众产品,大家对这款产品都不陌生。
一.产品概述
知乎:中国互联网有较强影响力的知识型讨论社区,超过六千万知识青年在知乎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满足需求:
1.满足用户分享的欲望
2.满足人性的自我实现与尊重的需求
创造价值:
1.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
2.开阔用户的知识面
3.完善用户对社会的认知
用户类型:
提问者: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刚需,低频,用户忠诚度较低
观看者:目的性偏低,非刚需,高频,用户忠诚度较高
回答/分享者:目的性中,非刚需,低频,用户忠诚度受观看者与提问者的反馈影响
产品功能:
live:由一个大咖以演讲+直播的形式,为大家带来他对某话题/问题的观点及经验分享。
书店:通过整理某类型的问题与精彩回答,编辑成电子书出售给用户。
值乎:通过听别人回答的问题或者自己找别人提问两种方式获取对问题的答案。
二.发展历程
融资历程:
知乎网站2010年12月开放,三个月后获得了李开复的投资,一年后获得启明创投的近千万美元。知乎过去采用邀请制注册方式。
2011年3月,知乎就获得李开复的天使轮投资,之后又获得启明投资的千万美元A轮投资;
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不到一年时间,注册用户迅速由40万攀升至400万。
2014年6月,知乎完成由软银塞富领投的2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2015年11月8日,C轮融资5500万美元,新投资方为腾讯和搜狗,腾讯领投。此前的投资者赛富、启明创投和创新工场也在本轮进行了跟投。
2017年1月,知乎宣布完成D轮1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今日资本,包括腾讯、搜狗、赛富、启明、创新工场等在内的原有董事股东跟投。
APP迭代:
IOS版本:可通过https://www.appannie.com,搜索“知乎”了解该产品的历史版本以及迭代信息
安卓版本:可通过http://soft.shouji.com.cn/down/26030.html,了解该产品的历史版本以及迭代信息
三.商业模式
运作模式:
知乎通过高质量的用户产生的内容吸引普通用户,又以普通用户的关注/评论/感谢/分享/收藏/举报等反馈满足高质量用户对于人性自我实现和尊重的需求,形成一个以问答为主的生态链。
盈利模式:
知乎目前的盈利模式有广告收入、电子书销售、Live抽成等
四、个人观点
我不看好知乎主推的Live功能
我们知道,知乎主要解决的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思维发散类问题;
例如:女友出轨了,我该不该原谅她?
老板总是给我小鞋穿,我该不该辞职?
如何进行个人的职业规划?
对于此类问题,知乎使用了问答的形式,汇集了众人的智慧,为提问者提供建议性的解决思路/方案。(这是知乎特点,也是其本质)
优势:集思(汇集了众人的智慧和思想),内容沉淀(因为没有截止时间,所以经常会有新的内容填充),去中心化(用户以内容的质量为标准,而非个人)
劣势:时效性(无法确定你想要的答案什么时候出现),低质量内容堆积(长时间的内容沉淀与内容的不处理导致)
Live功能,主要以大咖分享个人经验/观点,进行知识变现获取盈利。
优势:内容质量高(由于是大咖开的主题分享,因此都是干货)
劣势:中心化明显(由一个人进行思想传播),缺少思想碰撞,容易形成集体式认知错误
功能所解决的问题,与用户对产品的定位有分歧!
问答社区向内容社区的转变之路,可能是错的。
问答社区:由提问者发出问题,回答/分享者回答问题,观看者观看吸取知识!
内容社区:内容生产者产生UGC内容,观看者付费/免费观看!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要分享,或者说我们不清楚我们的用户希望获得的是什么,所以才有了问答。
如果说问答社区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会,内容社区 则是以分享者为中心的演讲;前者知识集中,后者思想集中。
问答社区比内容社区强的地方有两点:
一.主题知识的集中化,减少搜索知识的时间,提高效率。
二.思想的多维化,有利于与形成客观的社会认知
以上就是我的小小观点,不喜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