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种稀缺心理会使一个人变笨时,你是否会更新对它的认知呢?
㈠稀缺心态,让人变笨
《稀缺》一书的作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曾对印度蔗农做过一次调查。
调查发现:
收获季节前,缺乏耐心、目光短浅,无论行动力、自控力、反应速度,还是智商表现都比较差
收获季节之后,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都会明显的提升,他们不仅情绪平和,也能规划长远目标并为之行动。
研究结果显示:贫穷确实会使人变笨,这不是因为贫穷让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贫穷造成的稀缺俘获了人的注意力,进而降低了人的心智带宽。
心智带宽——心智的容量,支撑着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
心智带宽一旦降低,
①容易丧失判断力,
②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③急于求成,做事缺乏耐心,
④难以抵挡享乐的诱惑
每个人的头脑配置都差不多,但短缺压力会让人多一个后台运行的隐藏程序
eg.有人会将剩菜剩饭留到第二天继续吃,他们认为这样很节俭;
有外债压力的人,更容易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对孩子发火;
而终日忧心忡忡的人,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当事人心智带宽不足,
1.自己无力考虑长远问题,
2.难以保持耐心和专注,
3,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不自觉地偏向那个最安全、最能快速见效的选项
短视行为带来的糟糕结果会加剧稀缺心态:
eg.吃剩饭吃坏肚子,在医院的花费会远远超过饭菜钱;
对孩子发火会让自己压力更大;
而在学习时不停地刷手机,自己会更加忧心忡忡。
恶性循环会增强负面回路,让忧者更忧。
任何能制造压力的事件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带宽
eg.明天的演讲、考试的期限、失业的担忧
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进而降低心智带宽,做出不明智的行为
稀缺心态导致判断力下降
㈡急于求成,焦虑丛生
如今,物质稀缺的影响似乎越来越小,很多人担忧的已经不再是吃不饱,而是吃得太多了。
以前奢求的事情,现在随时可以实现:要信息,有搜索;要美食,有外卖;想旅行,有高铁;想学习,有资料……但如果我就此断定:稀缺的问题一旦解决,人们就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你肯定会表示反对,毕竟扎扎实实的竞争压力就摆在眼前。
现代社会虽然给我们提供了更多便利和选择,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节奏,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落在队伍后面,这不由得迫使每个人加快脚步,不自觉地想要更多优势。
光是在校学生的焦虑就可见一斑。在前来咨询的读者中,很多大学生都表示自己当前非常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当我问及他们的目标时,一位大二女生说,她想在短时间内同时学习雄辩术、逻辑学、修辞学、哲学、认知神经科学、教育神经科学、英语、德语、希伯来语、日语、人工智能,还有精神医学……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内心的欲望就是这样强烈,因为竞争压力迫使她想要更多,不像古时候,一个人一辈子只要专注学好一项技能基本上就可以谋生立足了。
多欲望––多线程任务同时在电脑中运行,心智带宽被占用殆尽––自然没有心力支撑自己的远见、耐心、行动力和自控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在做重要之事的同时主动安排娱乐活动,尽量保持日程的闲余
< 加法是能力,减法是智慧 >
人之所以焦虑,处在人生的三个关口:
一是上有老下有小,责任关口出现;
二是前浪未退,后浪追击,职业关口出现;
三是左有钱右有势,比较关口出现
心里不断回旋着这样的悲鸣:“来不及了!一切都晚了!怎么也赶不上了!”
状态对了,一切皆有可能。能量都来了。
根本停不下来的
现代生活虽然缓解了生存压力,却又带来了自控上的压力。抵制诱惑和欲望无一不消耗我们的心智带宽,而那些有着大把时间和金钱的人士,如果没有足够的心智带宽,也会让自己陷入无聊和空虚之中
抵制诱惑和欲望无一不消耗我们的心智带宽
㈢唯有心智富足,方能解忧
物质条件无法决定我们的命运,真正影响我们的是心智带宽是否富足
如何才能获取心智带宽呢?我想,最重要的莫过于保持自我觉知了。对此,我给大家备上五帖觉知“良药”,请各位按需取用。
第一帖,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
在压力环境中尽可能保持较大的格局和远见
运用高级元认知能力保持对环境的觉知
第二帖,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
<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聚焦产生势能,势能带来能量>
少做事,甚至不做事。
①站在一生的高度审视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②打破思维定式
③拒绝所有那些即使不去做天也不会塌下来的事情。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①才能免于盲目奔波
②让自己从忙碌中解脱
③有时间使用心智带宽审视自己,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去
第三帖,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
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
保持对欲望的觉知,及时地审视它们
脑袋里一团乱麻时,坐下来,拿出笔和纸,把心中的念头全部列出来
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人。
<与其做100件事,倒不如把一件事做好>
第四帖,保持情绪觉知,谨慎决定
不要在最兴奋的时候做决定
也不要在最愤怒的时候做决定,尤其是重大决定。
大喜大悲的时候,心智带宽往往很窄,判断力弱
第五帖,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
如果你的人生有如此好运,一切都很富足,不妨想办法给自己设限,适当制造稀缺,以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