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只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但是听完这堂课,书中的内容突然清晰了好多,很有兴趣将这本书细细研读一遍。
2. 观察与评论
“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评论。”这个观点引起了我对课堂上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思考:
有个学校的老师和校长经常抱怨彼此之间很难进行良好的沟通。
卢森堡博士组织了一个会议,并询问老师们:“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要求?”
教师A:“他是个大嘴巴!”
卢森堡:“我的意思是想了解校长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对校长的评价。”
在这个例子中,教师A回答的“他是个大嘴巴!”这个答案,只是答非所问而已,因为“大嘴巴”并不是一个行为。如果卢森堡博士把问题变成“校长是个怎么样的人?”,那么教师A回答“他是个大嘴巴!”且不说这个是很主观、很有攻击性的答复,但确实是回答了“校长是个怎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难道还要这样回答“校长经常在会议中,回顾他的童年和战时的经历,有时造成会议超时半小时以上。”这会不会显得很啰嗦?
我有些疑惑,就是我们有没有可能变成了为了观察而观察?
比如,我自己设想的这样的一个场景:
小明:“我今天5点下班,先骑车到体育馆,然后打了半个小时篮球,感觉好累,全身出汗,买了一瓶农夫山泉,喝完之后......”
小强:“你吃晚饭了么?”
小明:“......喝完之后,又继续打了半个小时,然后才骑车回去,到家之后,洗了个澡,就7点半了,然后骑车出来找你......”
小强:“停停停,我只想知道你吃晚饭没有,说那么多废话干嘛?!”
写完这个对话场景后,我联想到了自己在日常沟通中的表现。有时,我也不能很准确地回答提问者的问题,总是抓不住问题的核心,言简意赅地回答。我往往会在回答前铺垫太多,要到最后才抛出最核心的内容,这很容易让提问者感到困惑或烦躁,因为在他们看来,我可能说了太多的“废话”。
就好像《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一样,教授问兰彻,“机械装置是什么?”兰彻回答,“能省力的东西就是机械装置。”然后教授不认可他的回答,只认可了查尔图的回答,“机械装置是实物构件的组合,各部分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借此,能量和动量相互转换,就像螺丝钉和螺帽,或者杠杆围绕支点转动,还有滑轮的枢纽之类的。尤其是构造,多少有点复杂。包括活动部件的组成,或者简单的机械零件,比如滚轮,杠杆,凸轮等等。”
兰彻的回答显然是带有评论的观察,查尔图是不带评论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更倾向于兰彻的这种回答,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语,表达出能让听者便于理解的信息。
人不是机器,学习一个东西之后,要灵活运用,不应该一刀切,所以《非暴力沟通》也在强调,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评论,需要根据不同情境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而这一点,我想才是最难修炼的部分。
3. 幸福是什么
在探讨非暴力沟通中的“感受”部分时,我们被引导要放下“我执”,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超越自我中心,学会换位思考,多从他人的视角看问题,并尽力感受对方当下的心情。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的观点:“理性的人追求的并非快乐,而是避免痛苦。”我对此的理解是,当我们足够智慧时,我们不再追求那些我们尚未拥有的东西,而是学会珍惜我们当前所拥有的。
我认为,将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关于“幸福”的这部分内容融入讲解会很有意义。两者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人生所追求的快乐往往是短暂的,而痛苦则是常态,只是有时被快乐所掩盖。就就像你第一天吃这碗面很开心,第二天还是很开心的,第三天第四天呢,天天都吃呢,你可能就不开心了。而你在没吃这碗面之前,相对于“很开心”,其实可以说是不开心的,你只是从“不开心”变成了“不开心”,本质上只是从曲线底部又到了曲线底部而已,并没什么不同。
本文由mdnice多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