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完了半辈子,可能也没有勇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好好审视自己一眼。
#1
跌跌撞撞的走到当下,多少雄心壮志和风花雪月的梦想再也不敢想起。追本溯源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你会反问自己,是不是当初幻想太多,如果早点清心寡欲,如今可能也不会这么不甘心。
这时候的每个人,都是月光下的死鲱鱼,看起来好像闪闪发亮,但早就甘心被生活按在案板上狠狠的翻来翻去,绝望而卑微的处境。
所以在自己还没死透的时候,提前把自己像只死鱼一样翻来翻去,认清现状,客观又残忍的一次次剖析自己,才有可能回到活水里。
#2
前天得知本来定在8月4号上映的《皮绳上的魂》档期推迟了,想来也算明智之举,在两部主旋律影片,尤其是《战狼2》势如破竹的气势之下,这种本就受众有限的文艺类型片是更难发挥的。
说起《皮绳上的魂》,就不能不提起同期拍摄并早先上映的《冈仁波齐》。《冈仁波齐》最终的票房成绩逼近一亿,作为这样一类文艺片这种票房成绩是实属罕见的。
以下是6月20号看完这部片子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今天去看了冈仁波齐。
怎么说呢,在想象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低饱和处理的318国道,没有太多高原上的壮阔风景,没有浓墨重彩的戏剧冲突。
有生死,有波折。但都是淡淡的,鲜有喜怒哀乐。
也许这样作为一部电影的情节张力不够,后半段的处理也是有点欠佳。但对于西藏和朝圣这个题材来说是好的。
最近几年西藏被黑的太惨了。想去西藏的人,就是伪文青。想去西藏拍片子的导演,就是卖情怀。
但可能他连片子都还没看过。
比如看电影时坐我前面的大哥,电影演了十分钟他已经换了十几个姿势,然后打开了豆瓣再也没怎么抬头。
冈仁波齐在我看完之后没有想出一个真正想表达的主题,也许它还能更深刻。但也正因为没有太多的个人情绪,它才让我更想要去思考,去领悟。
还有两个出于个人的原因让我喜欢这部片子。
一个是藏民村子里的片段,将晚未晚的天色里炊烟袅袅,天暗暗的,这是白天和夜晚之间最好的一点时间,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奶奶家的日子。不知道为什么,长大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样的时刻。
还有高原地区的天光辽阔。回想起了去年在卡瓦格博的时候,看到雪山以后,那种疲累以后的感动和震撼,非常难忘。我还时常能想起在住在卡瓦格博峰对面的时候,早上起来拉开窗帘,刚刚升起的太阳开始一点一点覆盖雪山的山峰,我和小琳趴在窗口赞叹到相对无言的看着,楼下观景台一个穿冲锋衣的阿姨非常高兴地唱着歌,招手并且大声地对我们喊:“楼上的小妹妹冲下来。”
推荐大家去看,我知道它还不够好,但像冈仁波齐这种片子是应该存在和发展的。至少不该在大多数影院连排片都没有。它平淡,甚至有点冷漠,却让我在看完以后,灯亮了,朴树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让我感到欣喜而平静。
当时的一些想法现在回头看过来是不客观的,粘附了我个人的主观色彩,但也完全表达了我个人从这部片子所引发而来的情感。
《冈仁波齐》引发的非常广泛的一个讨论是,很多人认为这种行为愚昧,又有人认为神圣。占愚昧一方的人指责另一方是什么也不懂活该去西藏被宰的大傻帽。占神圣一方的人也要反驳另一方利益熏心。
我们到底该如何定义愚昧和神圣?
这个问题可能太难回答了,我说不上来。但我非常好奇的是,我们到底凭什么去定义别人的神圣和愚昧?就凭我们对这大千世界的不了解和对自己贫乏知识的盲目自信?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对这世界,总该保有一份敬畏之心。
在不久以前,在你年轻的时候,对每一处未知,每一个不了解都有求知欲,这世界的广阔让你欣喜若狂,就好像总有一天你会信马驰疆。
在没多久以后,这种欲望被打磨,挫败,你突然发现自己连驴子都骑不上。所以一切情怀变成了狗屎,一切追求变成了愚昧。
这错误不能全部归咎于你,因为还能争辩这世事不由人,环境遏制了你。
环境遏制了你,你直接变成一条死鱼。那环境也遏制了西藏的人们,所以他们执着于一件事,一个信仰。这能被指责为愚昧吗?这是可以选择的吗?这种执着不令人感动吗?那把这种现代文明中少见的执着诚恳的记录下来能称之为卖情怀梗和装逼吗?
相比较于这样的人,至少磕长头的人们还有一份执着和信仰。
#3
最后,我们说回电影本身,有人指责这为烂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自于这部电影没有按照传统的那套成熟圆通的电影语法来表现,每当以为电影的高潮部分来了,但它马上平淡的滑过去。
《冈仁波齐》本身的叙事和摄影等等表现手法都是循章法而来的,不管从内容还是创作来说,非要说这片烂,我实在不能认同。
我们整天嚷着要给艺术独立存在的身份,但面对电影艺术却又总是想把它变成主体言说的产物。在给电影以借助各种分析方法的同时,电影艺术也在渐渐失去独立存在的身份。面对电影这样一种综合性强又年轻的艺术类型,不知道还有多少可能等待被开发和探索。但我已经看到了人们的洋洋自得,这种洋洋自得来自于对世界和艺术的不敬畏,来自于对自我的过度满意和无知短视。
不愿做月光下的死鲱鱼,还苦苦挣扎的我什么建议也给不上你。
但有一句话,让我觉得是真理,“懂是句号,不懂,是问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