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有人写3个月内转行成功的技巧,鸡汤味重,看了然并卵。索性结合案例,写下自己经历过的感触。
一、前言
这个时代信息越来越透明,也越来越复杂。当面对转行的念头举棋不定的时候,是一个人最受磨砺的时候,也是重塑事业的契机。
一生只爱一个人是幸福的,一生只做一个行业也是幸福的。但是显然很多人都被转行的思绪困扰着。拿‘转行’到某乎上随便一搜,一大把的由来已久的话题:
不管是来自内心最初梦想的呼唤,或是工作后发现自己被行业坑伤了,我们都是这样带着问题去做最初的触碰和搜寻,小马过河。
不同的是有人很快就进入了境界,有的人却年复一年站在结界外,蹉跎了最有创造力和革命精神的时光。到后来只剩一句哑然苍白地自嘲: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虽然时代不同,境遇和面对的新形势不同,但是还想在这里提一下我老爸:一个农民,十几岁开始跟爷爷学制陶烧陶,几年后做泥瓦匠、屠夫、瓜农、烟农、小鸡孵化、磨豆腐、做皮蛋等,边学边干,并且都有模有样做成了生意。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人过四十天过午”。而老爸的很多技术都是四十多岁学的。
所以,最朴实的真理其实不是人去规定的,而是你自己的身体力行去践行出来的。
二、案例
我这里有几个案例,都是我身边的真人真事情,差不多都是 研究生+30多岁+大跨度转行,当事人是我的同学朋友以及我自己。
因为我们都是农村出来的,毕业都年纪大了。所学的专业是在工作后才发现不适合才转行的。并且都过度过来了,并没有想像的残到揭不开锅或举步维艰。
以其中小王的案例做解析:
小王转行最大的困难在于找对方向和下大决心。在转行之前他多次到网上搜索“30转行”、“转行后悔”、“硕士转行”、“药物转行”、之类的话题,生怕自己是第一个吃螃蟹卡死的人,总要找个榜样,害怕自己孤独地错。
转行前因:
研究生毕业后,小王先后在两家从事过对口的工作,一个是做药物分析,另一个是做药物研发。两家都是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工作环境很安稳。药物行业比较看中学历和师传,因此也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尊重。但是三年多的工作从来没有投入过,原因是枯燥、古板、工资低,自己不愿意一眼看到头的人生。因此从上班第一天开始就在谋划着。
缜密谋划:
他关注其的行业真实的工作情景、待遇以及自己的适应性。三百六十行,先找专业相关的,不做药检、研发还能做学术专员(就是以前的医药代表)、临床检监察员(驻扎在医院做药理试验的)、药品行政职务(药监局)、做执业药师。
对这几个我都做了功课,衡量得标准是:2年后得收入和辛苦程度是否是自己预期的,工作是不是自己热爱的。
查资料、找朋友打听,看国家政策,一切显示传统医药大环境人才饱和,国家管控一次比一次严格,行业的利润最后剩的越来越有限。最终果断放弃。
再往圈外看,互联网和金融行业。这两个对自己来说是全新得生态圈。结合自己喜欢设计和喜欢文化作品的性格,并且医药+互联网似乎也很有搞头。于是就确定了互联网。
下面说就是在互联网的大圈子里选个方向了,内容运营、产品经历、PHP开发、UI。自己到网上搜集了资料开始研究,最终还是选了产品。
现在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他用了3年的时间才真正豁出去。这中间被犹豫、懒惰、怀疑纠缠着,最后的几个月整夜失眠。
转行过程:
小王在辞掉工作,开始在网上投简历,定位就是实习生,并且在最初投简历的时候各个替补专业都分别投了针对性简历的,想着那片云彩下雨还不一定。面试十来家,有因为思维导图画不好被拒的,有因为需要人带而不要我的,也有嫌我学历高,年纪大的。
在后来进入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小王带上了自己以前的文章、画的画、舞台剧本等,希望传达一个信息,告诉别人自己能做好接近灵魂得工作。
这家公司是做外包的。两次面试,再三纠结之后老板还是答应了,月薪是4K。
小王工作了4个月后离职。也是在这里开始了他在新土壤的扎根,。
然后第二家公司给到10K。第三家公司给到17K。
后来之前的老同事问题转行后后悔吗?
不后悔。
他说他从未像现在这么为工作卖力,虽然辛苦也会焦虑但是这是为产出而焦虑,而不是以前为该干什么而焦虑。并且他能想得到自己未来该做什么,看得到希望,保持热情,这就是成功的转行吧。
三、总结:
一般情况,我们的现状是不上不下,饿不死也富不了。累的时候懒得折腾,心血来潮时坐宁不安。但是你放心,这种不安现状的心理也就那几年。如果不把握后面就越来越怂。
有了念头你就会纠结:新的行业你不了解。过去的行业积淀是一种浪费。万一失败了会不会从鲤鱼变回泥鳅。
这里要跟大家说第一点体会:沉默资本不是资本。
以前读书读很多,或者在一个领域耕耘很久了,你觉得丢掉浪费,但是那已经是过去了。并且即使从0开始也不见得以前的就完全是无用功。兴许跨界之后发现两边的是互通的。
再说第二点体会:’某人不断+犹豫不决‘是人生的大敌。
信息爆棚的时代,差之一天,就可能错之千里。
最后说第三点体会:破釜沉舟的精神在这个时代真的很需要。
都在找捷径的时候,其实一个字“干”可能是最好的捷径。
当你觉得转行势在必行,并愿意为此承担后果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心无旁骛地把这个转行的苗子养大。带着信仰。不要再去担心万一。因为这世界是正态分布的。你的那个万一一定是有的,但一定是留给那些无法扭转思维定式的人的。
具体的指导列出来:
1、转行前得调研要全面:网上搜出的答案你要看回答时间,现在时效性过的太快了,太久的没有参考价值。然后你最好到工作场所自己去感受下,我第一眼看到码农的工作氛围是好奇又担忧的,这时候你不妨坐一天试试。还有就是打电话问你的朋友真实的工作情景。
2、你需要的是案例: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如果有个榜样的话也好有个比划的样板,比理论的效果好。但是不要害怕没有榜样,入行得门槛越来越低了,好多离谱得事情都在发生。即使没有榜样,你自己做第一个。
3、防止左右摇摆:办法就是在你冷静的时候找到自己转行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钱、兴趣还是为了别的。然后将你找到得最有鼓舞性的论据打印出来放在案头,时刻看一看,这些铁证如同牛虻一样虰着你前进。
4、多方自荐,广投简历,并且带着自己关于职位得作品,证明你真的是会有产出的。
5、一旦入行,放低身份,加快速度学习。中间遇到问题不要怀疑。
6、忌讳的犹豫不决,如果你此时还在琢磨患得患失,那么从这一刻就就随即选一个方向,作一周模拟尝试,然后换下一个做一周模拟尝试。永远不要让自己空转。
四、肃清顾虑
江湖传言‘转行穷三年’。
不要信。行业>职位>努力。如果现金流对你很重要,而目前的行业不赚钱,果断跳吧。如捷克说的‘我一生最幸运的就是拿到了那张船票’,你用一年的时间挤上那条船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不一定穷那么久。
江湖传言‘挖十口井不如挖一口深井’。
这话需要辩证地看待。各行业都是有瓶颈的,突破这也都是百千挑一。相对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如果不能一针捅破天,选择满树开花也是一种模式。如果真的在这里出不来价值,就换吧。人挪活。
江湖传言‘现在热门的未来不一定热门’。
踏入社会之后我越来越觉得,人要看未来 但是更要看当下。拿到手里的才是自己的,画出来的饼是没用的。今天你在一个分头浪尖的行业,你的视野会像《三体》里的太阳放大镜一样被扩大,你的价值也会被翻倍体现。不错过这一轮的优势,才能更好第抓住下一轮的优势。
文笔不好,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也不知道写出来是否对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