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想起一个耳蜗宝宝,是我去年管过的一个小病人。
他来住院前,科里的人就对他们“厌恶”三分。一直有个男人打电话咨询住院相关事情,然而费劲的是他不会说普通话,我们又都听不懂他的口音,不管再怎么解释住院时间和地点,都无济于事。这么一来二去十几次,办公室的人都知道有个焦虑的男人一直打电话。
他来住院那天,我已经没有办法再厌恶这个打电话的男人和即将做耳蜗手术的宝宝。
孩子不到10岁,矮、瘦、黑…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描述营养不良的词都能用在他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和鞋。跟着来的是他爸爸,驼背、干瘦、黝黑、皮肤粗糙,明明不到45,看着却像七八十的老人。看到他们的时候,我倒吸一口凉气,一看就是偏远地区来的,文化水平很低,语言不通,整个住院期间的沟通成了很大的问题。幸亏当时有同一批耳蜗宝宝来手术,跟他来自同一个省份,可以给我俩当翻译。
费了老大劲办完入院手续、问完病史。唉,怎么说,五味具杂。他们来自山区,孩子2岁多不会说话,家属觉得是发育晚。直到5岁多孩子有一次高烧差点死掉(据说从家里去最近的医院要翻山越岭1天才能到,可见是多么偏远。。。),烧退后家属觉得孩子有点傻、不说话,叫他没反应,这才想起去医院检查。
整个检查期间,都只见到孩子爸爸,他说,路费太贵,家里没有人再过来。
所有检查项目做完,又替他捏了一把汗。孩子有明显的耳蜗畸形,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小,而且即使手术做好,听力恢复的效果也不会太理想。
然后就开始反复地找孩子的爸爸谈话。谈话过程也非常曲折,一是语言不通,二是家属一直说“既然来北京就相信你们,手术肯定可以成功”。
他应该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吧,来北京的时候那么开心,抱着很大的希望。男孩就在旁边呆呆的站着,时不时看看他爸爸。在孩子寂静的世界里,他肯定不知道自己在面临什么。
现在他面临两个选择:1、放弃手术,出院。这样儿子永远听不到声音;2、坚持手术。但是很有可能手术做不成,或者即使手术做完了,孩子还是听不到声音。当然,所有人都希望手术很顺利,孩子恢复也很好。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赌博。好不容易,男人决定接受手术。
手术前一天不停找我,反复询问,生怕自己听错了或者漏掉重要信息。已然忙得团团转的我哪有这么多时间陪他聊天,解释一遍、两遍、五遍,我还可以有耐心。问到第n遍的时候,我几乎对他吼着说话。他好像犯了错误一样,笑着说了声“谢谢大夫”,就转身回去了。看着他的背影,很后悔很难过。他只是一个担心自己孩子的父亲,一个什么都不懂又很着急的父亲。
手术当天,我早早地到医院,看到他坐在床边陪儿子玩。
带小孩进手术室的时候,宝宝懵懵懂懂进去就开始哭。
手术室门关的那一刹那,我看到这个一直笑着跟大家说话的大男人,靠在墙边抹眼泪。那一幕,看着真揪心。
Boss很给力,手术很成功。组里的大夫和护士都长舒一口气。
出院当天,孩子的爸爸反复问着术后注意事项,最后一直说“谢谢”、“谢谢你们”。一手牵着儿子,一手提着用脏脏的塑料袋装起来的行李,回家了。
我至今仍然记得,走之前他反复问我如果孩子发烧怎么办,我说去医院。他跟我解释说:从家里出来,要翻座大山、走很长的路,再坐大巴车,才能来到最近的一个医院。到医院的时候,要么烧退了,要么孩子不行了……不知道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可是好惊讶又好心疼。
也许真的是这样,有的人生来就嘴里含着金叶子,有的人生来就要饱受磨难。很多年前有篇文章特别火,大致是说“我奋斗了18年才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可是真的有些人再怎么奋斗可能也喝不到咖啡。
也不知为什么总是想起这个孩子,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能不能听到山间的虫鸣和父亲呼唤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