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顿悟后,每天疯狂的想要学习各种技能,于是关注了很多成长型的博主,加入他们的社群,努力链接优秀的人才向他们学习。曾经从来没有发现有这么多的人都在偷偷努力,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想,投身自媒体 ,写作 ,创业的这么多,可最终获得一定成就的人怎么就那么少的人呢?默默无闻的人也太多太多了。
要说努力不够吧,我看太多太多的早起打卡群,每天早上4点就起来努力学习,要说坚持不够吧,一路走来也有很多坚持了好多年的,就拿某音视频来说,现在基本会用手机的人都会拍几个视频上传,可真正出名了的大主播却没有几个,还有一些所谓的“网红”,有些红了一时一阵风吹过,就慢慢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
最近认真的去翻阅了一些大主播的视频,虽有都是不同的风格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为别人提供价值,情感类型的,可以疗愈别人,干货类型的,可以提供别人的学习知识,搞笑类型,也有人喜欢。都是属于各取自己的所需而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这让我想到以前课本上学到的“价值规律”,即商品生产好之后,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看到这些让我想到一个关键认识就是:改变自己的关键就是创造价值。
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想想看,如果你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有,人家凭什么关注你,支持你?
选择具有长久价值的事坚持下去,是否能够源源不断的为人们提供价值,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才不会让自己变成“昙花一现”,只要牢牢盯住“价值”这个方向往前走,我们就不担心自己会走偏。
就去年疫情后,很多企业,单位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面临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裁员,可公司在裁员的过程中就逐渐的筛选员工,那些员工能为企业提供的价值大就暂时先留下,那些员工没有什么价值,首先考虑的就是这类型的,就有句话说的,要想跟老板谈工资,首先就得先让自己值钱,让老板觉得你有这个价值,你能够为企业为公司提供出更高的价值。
不管是在写作还是企业单位里,生产出对别人有用的东西,这是做任何事情的指南针,价值交换这个规律放在哪里都是起作用的。
单位里有时候在面试新员工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你的期望工资是多少?有些会很不好意思的回答,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有时候会回答一句,如果给了你足够多的工资,你能胜任这份工作吗?同样的道理也是等价交换。
当我们开始思考做什么事能够给别人带去长久价值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新天地。当我们想开始想办法把自己打磨得更有价值的时候,就能在浮躁的人群中稳住自己。默默前行,去等待那束亮光出现,我们把“我想要”转成“我能给”的时候,一切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用知识为价值加码。经验这东西很容易枯竭,但知识不会。就前面说的,其实看到很多人都在努力你每天早上4点就开始早起努力学习,写文,虽然很多也坚持长期写作,但记录的内容都是围绕热点事件与自己的心情日记。这些内容无法给别人提供价值,同质化严重,于是就形成了"很努力好像最后都还是默默无闻的小透明"
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的原因,因为“新知”永远是增加价值的有效砝码。如果我们缺少这种理念,就只能用浅薄的经验和盲目的毅力去努力,很难活的独特的能力和价值优势。
无论你在哪个行业,做什么事情。价值交换规律无处不在,只要有意识地遵循这一规律,你的人生就可能发生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