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有缘自会相见,就像今天的我,终于见到了李宝虹老师。
下午三点钟,李老师走进我们的会场,无袖束腰淡蓝色连衣裙,齐耳短发,明朗利落,毫无赘繁之感。一字一句,清楚明白,如话家常,娓娓道来,让听的人,每个毛孔都舒服。
我坐在第三排,离她好近啊,我有点激动,但我没有流露半分,后来竟然听到她记得实验初中的我也写文章,我更激动了!但我还是不动声色的,像一个认真的小学生,目不转睛的,静静地看着她。看她一颦一笑,看她眉眼生动,看她轻轻的撩一下额前的发,看她站在第一排桌前,落落大方。
我有点不敢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李宝虹老师了么?我在中教参公众号平台和中教参杂志上,不止一次看到她的文章,如我今天见到的人一样,热情,率真,智慧,温柔。若是你也读了她的《有君如斯》、《豫见王君》,你也会觉得她就像一个狂热追星的孩子,对“教出了大语文的娇柔美女子”王君向往不已呢!
今日一见,也算了却了一个念想。想当初,学校邀请李老师来过两次,给全体老师作报告,我却偏偏在外地培训,失去了两次面对面聆听学习的机会,心里空落落的呀!我总在想,我错过了多少精彩呢?如果我当时在场,那些丰富睿智的教学经验,那些言传身教的教育故事,那些倾囊相授的教育机智,那些推心置腹的心路历程,会不会早点在我心里扎下根,就像新的种子,已经萌芽,开花?
没有如果。这个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优秀班主任、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郑州51中的语文老师李宝虹,直到今天,8月22日,我们教师返校的第一天,我才遇到,仿佛迟了好多好多年……
听她说,昨天晚上才从贵州作报告回来,今天下午又站在了我们学校,我便心疼了!看一看她略显疲累的双眼,想象着她赶飞机时的奔波,再听一听她思路清晰、事例详实、真情饱满的讲述,更是钦佩了!她说,敬业,就是要把工作用心做到极致,就是要少计较少抱怨多承担多付出,就是要用善良之心待学生,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就是要正确认识压力,就是要豁达包容处理好各方人际关系……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一个与同事之间的小故事,与学生之间的小故事,与领导之间的小故事,与家长之间的小故事,都那么真切,她的想法,她的做法,她的气恼,她的聪慧,都原汁原味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暗想:多么真实的人儿!没架子,没空话,没吹嘘,没虚伪,就这样立体地表现着,动人着……
我细细地记着笔记,我喜欢记得详细,甚至一个笑话,一句口头禅。因为我担心场景没了,报告结束了,李老师回家了,这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会随着时间的长久,越来越淡。我怕我粗枝大叶,忘性增大,再好的思想都涌动在一时,很快就遗忘在匆忙的琐事里。所以我习惯了记笔记,习惯了观察和思考,习惯了听讲的同时反思自己,更习惯了隔段时间翻开笔记看看,再次从回忆中汲取力量。
不能否认,我们都有惰性,每个人都需要外在的刺激,或者鞭策,提醒自己努力前行。所以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甘愿做一个无知的学生,在大家中间,听得入迷。
初秋的天啊,多么高远,丝丝凉意随风而来,暑气褪尽。在这样的好日子里,我遇见了她,真是幸运!我本想结束的时候上台和她合个影的,但是天色已晚,她又站了几个小时,一定很累,所以我没有动,而是用掌声,送她走出了会议室的门。
有缘自会相见。看吧,上天早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