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读书的时候读到了《父母的觉醒》这本书。这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今天读到了——如何学会觉醒的教养之道?感触颇深。
觉醒的教养之道是一种哲学,它要求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全身心投入,关注与孩子的关系本身,并在实践中学习。这种方法强调真实性、自然状态和觉醒元素的引入,要求父母采取一步一个脚印的风格来建立并巩固同孩子间的纽带。每一组长幼关系都有其具体情况,因此觉醒的教养之道不能一概而论地总结出一张处方。它要求我们将当下的一瞬间看作实验室,充分利用每一次互动的潜能,把珍贵无比的东西传授给孩子。
在我的家庭教育中,我也尝试运用觉醒的教养之道。例如,有一次,我闺女因为在学校遇到了困难而情绪低落。在这种情况下,我放下了手中的工作,选择了全身心投入地倾听她的心声,听她叨叨着说自己的委屈,我没有急于给出她解决方案,而是认真听,并不住点头,让她感受到我的支持和关爱。通过这种真实、自然的互动,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最终,孩子在我的陪伴下,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
觉醒的教养之道还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品质和能力。那天,学习里举行运动会,闺女报了三个项目,其中跳高她觉得自己肯定能拿个名次,可是比赛时却输了,她非常沮丧。她回来以后表现的情绪很低落。我没有选择简单地安慰她,而是引导她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培养她的韧性和忍耐力。我告诉他,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通过这次经历,闺女学会了面对挫折,变得更加坚强。
觉醒的教养之道还要求家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传递价值观。好多年亲的一幕我至今还记得。那天我带着两个孩子一起乘车到长葛,转了一天,特别累,公交车上没有座位,过了好几站终于有了俩空座位,我们刚坐了一站,上来了一位老奶奶,我的大闺女赶紧站起来给老人让座。我对她的行为表示赞赏,并告诉她,关爱她人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他人的需求。我还笑着告诉她,等我老了,也希望能遇到她这样的孩子为我让座。通过这次经历,孩子学会了关爱他人,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在实践觉醒的教养之道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全心全意的投入: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关注与孩子的关系本身,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解决。只有当我们真心关心孩子,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2.真实、自然的状态:我们要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保持真实和自然,不刻意营造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在这种状态下,孩子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教导。
3.传递价值观:我们要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承担责任等。这些价值观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
4.培养孩子的品质和能力: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成长,培养他们的品质和能力。通过面对挫折、解决问题,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独立和自信。
5.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与孩子共同成长。无论是平凡的日常,还是特殊的时刻,都充满了教育的机会。
觉醒的教养之道是一种哲学,它要求我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全身心投入,关注与孩子的关系本身,并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传递价值观、培养孩子的品质和能力,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成长。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把握每一个瞬间,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机会,与孩子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觉醒的教养之道,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