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这么久,失败是成功之母这类的心灵鸡汤被无数人猛灌,当然,这类鸡汤的味道远没有要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往前冲这类更加令人愉悦。其实也可以理解,人们总倾向于正面的煽动性文字。这样的教育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很多人相信努力是万能的,它连失败都能克服,成功只是时间长短问题。所以,任何时候,没有努力办不成的事。然而,这类鸡汤是有毒的。
我是典型的父母口中的乖孩子,从小我就深信一个道理:努力就会成功。所以,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我都一直对此深信不疑,直至此刻的我。中学时代的我也算刻苦,没经历过什么失败,所以对于平行线另一边的那些失败的人,我都会劝他们,没事,失败是成功之母,而往往他们只是笑笑,对我的安慰表示礼貌。
硝烟弥漫的高三,在我看来就是为我而设的。我觉得对自己而言,我的努力与这样的节奏是合拍的。没有人比我更加适应了吧,家长老师包括我自己的鼓励让我觉得命运被自己攥在手中,于是,我拼了命的比别人更加努力的去追赶成功。
结果,所有人都很意外的是,这么努力的我没能考入理想的大学。
这是我经历的第一次失败。对于习惯成功的人来说,这种感觉用语言难以形容。对于这样的结果,我陷入了长长的迷茫与悲伤之中。高考后的暑假,我随便找了一个地方打工,累的要死,不为钱,只为让自己没时间悲伤。我想,我的人生要完了吧,父母会失望吧,同学会笑话我,老师……这一连串我从来不敢连起来想。失败是一件如此可怕的事,在它来临之前,我从没想过怎么去面对它,所以除了手足无措的接受,我无所适从。
到了大学,我依然朝九晚五的继续着我的高三生活,因为在我看来,努力是唯一能够缓解我心有不甘的途径。丰富的社团活动,各类演讲比赛,在我看来,都没那么重要,我就像个局外人,看着花花世界的人们忙忙碌碌。我不理解他们的笑,也不理解有些人嘴里喊着累的要死,却从未缺席任何大大小小的活动。有必要吗?就这样,我的大一匆匆结束了。大二,同样的生活波澜不惊的继续着。突然有一天,我的老师在课上讲了这么一段话,现在成了我的座右铭:现实中努力的人有很多,但未必人人都能成功,我们在迈向成功的路上,首先应该明白的是,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能放弃努力,学会接受这一事实是必要的。
我的第二次失败,是在团支书的班级竞选会上。这次失败对我的打击更大。可怜的票数让我觉得这次的失败由能力转移到人格上。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同学们都不喜欢我,还是我努力不够。对,继续努力,学习上征服他们!于是,这次我没有特别的伤心,反而平静的接受了它。
我的行动转变始于我的第三次失败。教师资格证考试,一向英语自信满满的我报了难度最大的高中英语,作为教育学专业的我来说,这个证的考取水到渠成。但是我也没有掉以轻心,依然朝九晚五的努力复习着。为了成功每天都精力充沛。
推迟三天查询的成绩最终还是给我亮了红牌。我一边羞耻一边觉得自己的人生又一次陷入了无边的黑暗。我突然觉得自己整个人好失败,大学以来失败都快成了一种习惯,以前的生活不是这样的。可我的努力没变啊,为什么结果就不同了嘞?我愈想越觉得无法难以置信。我变得愈来愈内向,惶惶不可终日,内心充满了苦涩。
不是说努力就会成功吗?我平生第一次开始痛恨这甜蜜的谎言。
对啊,我在努力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有可能会失败,我把人生看成由努力通往成功的单向道,一旦失败,我除了逃避或诉诸于下次努力以寻求心理安慰之外,几乎什么也做不了。
那么失败有何意义呢?盲目的乐观是件比失败可怕的事,我们每次失败后做的最多的就是自怨自艾警告自己继续加倍努力,除了悲伤与困惑,我们没有留一点时间去犒劳自己。就这样,别人常说的奋斗的人最快乐在你这就成了笑话。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我有一个学姐,特别努力,考研考了三年都没考上,今年依然在奋斗着,每次落下她都说自己努力不够,可我看到的她,每次都在拼了命的努力。大家都认为她心理素质真好,越挫越勇。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和人是不平等的,我身边多了那种看起来学习不费力依然考的很好的人,也有像学姐这样怎么都到不了彼岸的,其实我觉得很可悲。原因是我们努力之前神话了努力,却没有考虑失败,把失败当做对自己努力程度的检验,仅此而已。
我们不缺少勤奋与激昂的斗志,我们少的是面对失败的勇气。有多数人失败了无数次,只是一味地用努力不够来自我安慰,这不过是自我麻痹的借口罢了。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你努力了很久的事最后不得不决定于你无法掌控的运气。我们愤怒着埋怨着自己如果再努力一点或许就能成功了。于是对自己更加苛刻,更加努力,直到有一天身心俱疲。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动不动就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老师无心的批评两句,或者考试出现一次失误就要寻死觅活,一次失败就能让他们随意丢弃父母用时光拼命守护的自己并且心安理得。我们太强调成功,太渴望成功,反而让学生们忘记了失败的意义。失败与成功不是对立的两端,现实生活中,不幸和苦难才是常态,所以,在迈向成功之前,请告诉孩子努力不一定能成功,失败也是有可能的,这并不是说不要努力,只是我们明确了这一事实,才有可能在失败以后更加从容,这是一个未成年人在迈向社会之前所要看清的,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