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总是嘲笑我“低水平勤奋”的时候,我表面上不屑,内心里焦虑,但是苦苦追寻不得法,不知道如何摆脱他口中的这种状态,因为他还不能成为别人的人生规划师。于是我继续低水平勤奋着,虽然也读书、听课,但是书读着读着就打开朋友圈看了起来,课听着听着已经不枉耳朵里进东西了,脑子已经飘到了九霄云外。
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继续没有逻辑抓不住重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目标效率低下,在工作中做着手头的工作,从来不去思考做事的意义......在这样的状态中,我继续吆喝着“努力”“终身学习”,颇有点扯虎皮拉大旗的架势。
直到我遇见了这本书,好像有人在我混沌的大脑中投射进了一道光,又像在无路的尽头突然发现了一条小路, 突然之间开窍了。电影一代宗师里,把高手之路分成了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世界,和见众生。
第一阶段见自己,就是充分的认识了自己,理解了自己的优势和局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持续的去扩大自己的能力;
第二阶段见世界,开始理解趋势、规律、时代和社会,看到各种人生的可能。做到见世界已经是很厉害的高手了;
高手之后的第三阶段就是见众生,把自己学到的理解的,坚持的传播出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样才能从高手变成一代宗师。
目前,我只看了第一遍,但是,这三个词: 破局思维、功利学习和高手战略 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重点,破局思维: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破局
比如说因为贫穷,而不得不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到维持生计上面,而越努力维持生计越没有精力去想长远的事,只能继续贫穷;比如说企业利润下降,于是开始减少研发投入,减少研发投入,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利润进一步下降;比如说工作狂拼命的工作,导致投入家庭的经历很少,进而导致在家庭里获得不了成就感,于是就不想回家,又进一步疯狂的工作……
穷者越穷,投入不足,工作狂循环,这些都是很典型的负能量的局。
所谓的局就是系统,系统自然有好有坏,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局里。深陷其中往往不会自我觉察,一旦陷入到不好的局里面,就会发现,他越努力就越窘迫,直至精疲力尽却又于事无补。
唯一的办法就是破局。
破局首先要识局。
我们首先要时刻提醒自己,并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处在一个怎样的局中。我们上面提到的都是些不好的局,下面说几个好的:比如说,锻炼身体会让我们的精力变得很充沛,精力充沛之后呢,我们就会更愿意锻炼身体,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循环;比如说因为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于是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了能力之后,兑现了价值有了回报,进而会对这件事情更感兴趣;再比如说,因为对某人有信心,所以加大了对他的授权和委任,对方因为委任和授权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于是又产生了更大的信心。
这样看起来一个局的好坏是非常容易判断的,但是为什么又总是有人身在局中而不自知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人的短期感受和长期收益是相悖的,比如说那些好的局里面的学习、健康、习惯等,刚开始都会让人觉得很累,而不好的局里比如忙带来的充实感,不投入带来的安全感,工作狂带来的成就感,这些的短期感受都很好。这就非常具有迷惑性了,所以就更需要我们擦亮双眼,努力认清自己所在的局。
认清局以后的破局方法可以革命,也可以改革。找到循环当中最关键的链条直接打断,快速的引入更多的资源,搭建新的回路,这种暴风骤雨的方式,就是革命;维持原循环不变,努力尝试建立新的循环,等新的循环成长的足够强大的时候,断掉老的循环,这就是改革。现在流行的斜杠青年,就类似于改革的破局方法。
在建立新的回路过程当中,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要抓住控制点,让复杂的事情尽在掌握。比如一支NBA球队想要破局,提出了要问鼎总冠军的目标。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主要控制点:首先是冠军路线——先在常规赛当中赢得50场,进入前八,然后进入季后赛,再然后才能夺得总冠军;其次是细分,为了要赢50场比赛又可以细分成哪几个比赛,哪些比赛必须拿下,哪些可以先保存实力;而某一场比赛呢?进攻的方式,防守的方式,创造得分点的方式,全部都是需要控制的点;还没完,日常训练的时候有哪些目标?提供什么样的饮食搭配?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这些也都是需要逐一控制的点。多层布点,层层可控,是让复杂的事情尽在掌握的好方法。
破局方法是这样的:先认识自己身在局中,然后打断旧的循环,建立新的循环,最后还要在实施的过程中,抓住每一个控制点。
除此之外,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也是很好的破局方向,虽然前期会辛苦些,可新的循环一旦形成,局势就会发生改变。
现在我们分享第二个重点,功利学习:学得更少,却学得更好
说到学习,大家都不陌生,再来仔细观察,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有很多人在不停的努力学习。可是当被问到为什么学习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先学着,未来总有一天会用得上的;大家都在学,所以我也学吧,不学我就会焦虑……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老师或者父母灌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玩物丧志。而且只要我们一读书,不管有多慢,不管读的是什么书,大人就不打搅我们了。久而久之呢,就形成了一个概念——学习总没错。但是这是错的。在以前知识匮乏,非终身学习的年代,学肯定比不学好,但是今天是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没有目的性的学习只会让我们陷入到知识的汪洋大海中,无法自拔。无法掌握注意力,无法过滤信息的人,很容易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溺水者。
只有有着极强目的性的学习才是符合时代的,我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之为功利学习法。
功利学习法有三个方面——辨别知识的源头,用功利的方法读书和萃取知识晶体。
1.辨别知识的源头
为什么要辨别知识源头呢?
记得我小的时候玩过一种传话游戏,全班的小朋友间隔一米多站成一长排,老师对第一个小朋友说一句话,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就这样逐一传下去。我们试了很多次,很简单的一句话传到最后,也总是会面目全非,所以辨别知识的源头很重要。
2.用功利的方法读书
“辨别知识的源头”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如何读。古典,把这套读书方法称之为功利读书法。
这里需要先介绍一个概念——认知效率,也就是认知收益和时间精力的比值。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高手的认知效率要高得多。
高手读书从来不是越多越好,他们总会极其功利的少读书,他们会根据书的性质和种类,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更重要的资源上。而且读书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到一本书,打开第一页,然后往下读;最好的方法是要先选书,再看目录,然后再看具体的章节,或者说要先找到目标,调整好资源,再带着问题去读书。
3.萃取知识晶体
如果你知道学什么,也知道如何学了,那么最后需要知道的就是如何在需要的时候调取知识,也就是萃取知识晶体。
我们都知道,石墨和钻石都是由相同的碳原子组成的,只不过因为它们的晶体结构不同,导致了钻石无论是硬度和价值,都比石墨要高出很多倍。知识也是一样的,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像钻石一样形成稳定的架构,这就形成了知识晶体。
知识晶体,听起来玄妙,但实践思路并不难:
第一步是大量的看别人的知识晶体。看得多了,自然就能够找到规律;
然后是第二步,尝试模仿知识晶体。常用的知识晶体结构无非就这么几种,关联结构,树状结构,序列结构,还有数据结构;
第三步,模仿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尝试自己创造了。从比如“关于xxx的五个技巧"之类的列表式结构开始尝试,持续努力,渐渐的你就可以提出很高端的知识晶体了。
好了,刚刚这一部分我们介绍了功利学习法有三个方面——辨别知识的源头,用功利的方法读书和萃取知识晶体。这是成为高手必备的学习方法。
接下来我们分享第三个重点,高手战略: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有了破局的思维和优秀的学习方法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去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了。成为高手的战略只有一句话——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高价值区。
我们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踏上月球的第一人是阿姆斯特朗,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第二高峰和第二人是谁。事实上,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仅比珠穆朗玛峰低了233米,第二个踏上月球的奥尔德林,仅仅比阿姆斯特朗晚了几分钟。
这一系列的例子都是为了说明那20%,也就是“头部”的重要性——头部的收益更高,速度更快。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业、选创业赛道、选工作城市等都应该在头部中进行。头部就是高手的高价值区,在高价值区做事情也被称为头部策略。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些人听完头部策略,就开始琢磨马云,刘强东的生意,想着如何挣一个亿。坦白说,这样的头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进去的。重点是,要找到自己可以进入的头部区域,只有你所在赛道里的高价值区域才是你的头部。
如果你已经成功的找到了自己可以进入的头部,那么作为一个高手,你又该如何的保持优势,修建自己的护城河呢?
答案是——专注。
专注、专注、专注,专注反复被提及,但是做起来依然很艰难,这是因为专注是逆人性的。
上天给了你无限的机会,却只给你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所以越是优秀,越要专注。只有有了专注作为护城河,紧接着才可以用迭代这个聪明人的笨功夫,让自己逐渐成为高手。
下围棋的人都知道韩国棋手李昌镐,他16岁就夺得世界冠军,巅峰时期横扫中日韩三国棋手,号称石佛,是围棋界一等一高手。李昌镐下棋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少有妙手。他每手只追求51%的效率,一般的围棋有200到300手,每手51%的效率,即使有一半以上的成功率,150收51%的效率,积累到最后也会稳操胜券,足够赢了。李昌镐最使对手们头疼的,恰恰就是半目胜,一盘棋局几百手,最后清盘——赢半目。
曾国藩打仗从来是“结硬寨、打呆仗”,从来不取巧,不搞四两拨千斤。每每攻打一个城就是挖沟筑墙,扎一天营就挖一天坑,慢慢往前拱。所以湘军攻打一个城市,不是诸葛亮那种一天两天智取豪夺,而是用一年两年不停的挖沟,一道加一道、圆圈套圆圈,一直到城市弹尽粮绝,然后轻松克之。打武昌胡林翼挖了一年的沟,打安庆曾国荃挖了五个月,湘军没打下一个城市,整个城外的地貌都会被改变。湘军与太平军纠斗13年,除了攻武昌等少数几次有超过3000人的伤亡,其他的时候几乎都是以极小的伤亡获得战争胜利的。这种打法就是微小优势的持续迭代,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做时间的朋友。
《跃迁》,值得放在枕边,时不时拿起来读一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会跃迁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