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自己就特别怕黑,更害怕半夜三更猫的叫声。所以打小就喜欢一身正气的狗狗。在我小时候狗的行为也无形的在教育着我。
小时候常听说的一句话就是,狗不嫌家贫。所以我就特喜欢狗,好养。因为自己家境毕竟不是富二代,古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闻,富在深山有远亲。整个一个穷二代所以打小我们家没什么亲戚。小时候就疑惑大人的世界为什么这么复杂。这句狗不嫌家贫评论狗的话,在我小时候就的对我的人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启蒙教育。因为觉得狗狗的这种品质在人类的身上是很稀缺的,所以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长大了要像狗的这个品质一样,无论穷的富的一律平等对待。自己的第一个人生原则不欺穷不媚富就成形了。
记得小时候不像现在的生活,可以天天有酒有肉,海吃海喝的。以前冬天就是白菜粉条,萝卜粉条,天天有肉对于人来说那可是奢侈品啊。狗狗有时候就是白开水泡馍啊。像父辈觉得狗就是狗,有的吃就可以了,所以不像现在养狗都当儿子闺女养,扯远了,回正题,家里没好吃的这家伙就会出去捕野味,抓个老鼠、逮个鸟吃。每次它叼着猎物回来时,内心由衷的敬佩:神勇(心里100个赞)!它的小日子过的比其它狗都好,因为没见其它狗捕过东西吃。可能是因为其它狗有吃的顿顿吃的饱饱的就没有出去捕猎的欲望了。所以打小又学会一个道理,要想有好吃的得自己有本领,还有安逸是个很危险的东西。所以别人有的自己没有的东西从来不跟父母要,不要新衣服新鞋子,不要钱!即使要钱,多了也不要就要1毛。当然给两毛我会多高兴半天。1块钱我能高兴半个月,有次大伯给我5块钱让我买糖吃,我的妈呀!那就像现在中彩票的心理,激动的都不知道咋办,巨款啊拿着不舍得花直接跟我妈去换了个5毛的,屁颠颠的买个5分钱的水5分钱的粘牙糖。能花一个星期。现在长大了别说5毛了,就是5000也没那种感觉了。
都说狗是3秒钟的记忆,就算是狗类智商最低的中华田园犬也不止3秒。狗在家养的时候才一个月大,因为工作原因时隔两年才回家,但是这家伙看见我,就跟我刚进家门第一眼就看见爸妈一样,无比的兴奋。感慨万千,自己对它没有任何付出,它还这么兴奋的跟我亲热的摇尾巴。因为它知道我是它的“亲人”。无论我在不在它身边它都会记得。即使再多年不见也还会如此。多么简单的逻辑,所以自己学会了记住这个词的意义。记得也是一个美德。无论那些曾经对自己好的人后来伤害自己都深,都会记住一个道理她(他)是我的朋友。虽然可能不再联系,但会记住那个人曾经对自己的好。
狗狗是忠诚的化身,无论自然环境多差,它都会好好站岗放哨。所以打小就立志对人忠诚,做作为朋友该做的,就是讲究忠肝义胆,当然也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但在孩子的世界什么都可以成为老师。什么都可以产生感悟。
还有很多关于狗狗的记忆,但是困了,实在写不下去了,睁只眼闭只眼打了这么多,要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