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高效成长训练营,加入了一个轻社群,群主是我曾经的手帐和创意插画课的老师萌薇。之所以加入,是因为被萌薇老师的逆袭经历鼓舞和震撼到了。短短2年时间她竟然从一个阅读小白,成长为爱拼购、剪刀学院创始人,十点读书、简书等多平台签约作者,杂志风手帐达人,还出了一本叫《幸运手帐》的书,并被多个学习平台受邀开讲。
我从2017年跟随萌薇老师学习手帐课开始认识她,几乎是通过朋友圈看她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其实萌薇老师逆袭成长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读书和实践。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会问,我明明也读过了很多书,学习了那么多知识,为什么我的生活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一点起色呢?
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读了多少书,如果读了书,觉得自己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就应该成功,那成功岂不是太简单了?
读书却没有为自己的读书设定一个目标,没有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这样的读书不过是“空读书”罢了。因为你的生活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只会原地踏步。
最近读了一本叫《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书,本书作者大岩俊之,在独立创业的路上,发现了“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的观点,从此开始尝试一年阅读300本以上的书。他开发了绝不会遭遇瓶颈的读书法“缓速读书法”,最终成为一名讲师。
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如何通过阅读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1.设定一个目标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25年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60%目标模糊;10%有清晰但较短期的目标;3%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调查发现 :
27%的人没有目标的人成为社会的最底层,抱怨整个世界;2.60%目标模糊的人群成为社会的中下层面安稳地生活与工作;3.10%有清晰但较短期的目标的人群成为各行业的专业人士;4.3%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的人成为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
可见,设定行动目标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到底有多大。
美国演说家博恩·崔西说,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
没有目标的行动,就好像没有精准的导航系统,你车开再快,也不一定能达到目的地。
那我们怎么确定行动目标呢?
这里指的行动目标,就是“读完书后具体想要做些什么?”,心里想着“我要这样做““我想变成这样”。这些都是和自己的“行动目标”一致的想法。
然后将这些行动目标,以“何时、何事、多少”具体用数字表示出来。如果无法用数字表示,那就尽量把内容写详细一点。
很多人设定的目标过于模糊。比如说:减肥。有的人只是光喊口号“我要减肥”,显然目标比较含糊。但如果将你的目标设定为从160斤减到110斤,则是明确的目标。
心理学家认为,与简单而模糊的目标相比,困难而明确的目标更能刺激人在既有工作任务上的表现。
所以本书作者告诉我们,设定自己的目标要按照SMART法则,即必须是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预见的)、Attainable(可达到的)、Realistic(实际的),Time-bound(有期限的)。
假设我想通过读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后实现高效阅读,那么我的行动目标可以这样制定:两个月内,读8本书,写8篇书评。
也就是要核实什么事儿,要做到什么状态或者什么程度,大概要用多长时间实现,这些都要写清楚。
2.将目标形象化
本书作者通过自己成为研讨会讲师并独立创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无论设定了什么样的目标,具体清晰地在脑海里想象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非常重要。
比如,问问自己“如果达成这个目标,我自己会是什么心情?自己会看见什么?会听见什么?会感觉到什么?要用“五感”去感受,去想象描绘达成这个目标后的情景。
也就是将自己的目标,在脑海中呈现出画面感。
熊谷正寿在《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 活》这本书里也介绍过类似的方法,他是将自己的梦想制作成愿景板来激励自己。
萌薇老师就通过读书实践了这种方法。她把“拥有自己的文化教育公司”的目标,制作成愿景板贴在自己的书房里,把遇到的怦然心动的照片打印出来贴上去,在旁边把描写梦想成真的文字打印出来也贴上去。视觉化自己的目标愿景。然后,每天看着,不断鞭策自己一步一步向目标努力。
人都是视觉动物,图片的刺激作用远比文字大。有了这些明确的想象画面之后,我们对于达成目标的动力就会变高涨。
3.付诸行动,实践目标
读书,特别是阅读商务类书籍,只有在读完后自己尝试实践、付诸行动才能发挥阅读效果。
一是找出差距,制定小目标。明确自己目前所处的水平和位置非常重要,这样有助于找出自己距离目标有多大的差距。实现目标其实就是填补差距的过程。
而且建议大家用数字来表示“现在”位置,这样可以更客观的评价自己。
比如,你的目标是学好英语,具备大学六级的水平。假设目标达成是100%的话,目前从单词掌握和听力、口语来分析,你可能就是初中水平,那你目前位置是30%。
显然对于大学英语六级这个目标而言,是个短期内不能一次完成的目标,那就建议适当的拆解成多个小目标,一步步完成。
本书作者建议,每一个小目标的设定跨度不要过大,例如按照10%梯度增长。
如果设定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太大,自己就会望而却步,显然是没有办法顺利达成目标的。
比如为达到英语水平10%的增长,实现第一个小目标,可以用5W1H提问法则尽可能找出5个以上的具体方案,比如要掌握词汇量3000个、学会365句日常用语、能听懂高中课文、能熟练背诵10篇短文、流利朗读高中课文。
二是开始行动。确定了行动目标,如果只是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做做看”,所有事也只能止于做梦。
所以,建议从制定的5个方案中,选出你最想做的一项,马上开始行动。比如最想掌握词汇量3000个,那从现在开始你就每天熟背20个单词。
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不要计较开始的位置,而是要有一个好的开始,所以从感兴趣的位置起步最合适。
三是告知他人。为了让你确实地付诸行动,建议大家一定要做一件事请,那就是“将行动告知他人!”如果对父母不好意思说,可以对丈夫、妻子、恋人、朋友和公司同事等说,当然也可以写在博客,可以发一个行动开始的朋友圈公告;如果这样都很难做到的话,请将“行动宣言的内容”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总之,一定要告诉他人。
这样既笃定了自己行动的决心,也增加了朋友的支持,行动起来肯定会事半功倍。
大家不断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实践、去行动,与目标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直到目标达成。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名真正的读书家,关键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是有过多少行动。如果读完很多书却“无法留在记忆里”“没有什么成果”,和没有读过一样。
有一种落差是,你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自己却不敢开始!当然就会造成“听说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的后果。
播种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成功。读书不止于阅读,而是始于行动。成功的秘诀就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