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地区的农村,很多自然村落名为“xx埭”。这个“埭”,是什么意思呢?都知道是表示村庄,那为什么用“埭”不用其它的字比如“村”、“庄”呢?如果说是“风俗”、“习惯”、“传统”,那么,这个传统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不懂就翻书”。
一、古代字典中的埭
《大广益会玉篇 · 土部》“埭,以土堨水。”《正字通 · 土部》“埭,壅土为堰。”本义为堵水的堤坝,又指船舶往来征税处。“凡埭,征税之所,旧有程格。”
《康熙字典》【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以土堰水也。往來舟舶征之所,兩岸樹轉軸,遇舟過,以綆繫舟尾,或以人,或以牛,推軸輓之而前。【晉中興書】以牛車牽埭,取其稅。又,謝元堰呂梁埭通漕。又,地名。石埭,在池州東南。【寰宇記】貴池之源有兩石,橫亘溪上如埭,因名。
字典里说:埭,用土石作拦水的堤坝(“以土堰水也”)。往来船舶征税之处,在河流的两岸竖辘轳,当有船要通过,用绳子系在船尾,或用人,或用牛,转动辘轳拉引着船前行。《晋中兴书》说:“以牛车牵埭,取其稅。”
光看字典里的文字,是不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既然是“以堤坝堰水”,为什么不用“堤”、“坝”、“堰”字,要用“埭”字呢?
不急。既然有了出处,咱继续翻书,按图索骥。
二、历史深处的埭
1、孙权与破岗渎十四埭
唐《建康实录 · 卷二》《太祖 · 下》记载:东吴赤乌八年八月(245年),孙权“使校尉陈勋作屯田,发屯兵三万,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岗渎。上下一十四埭,通会市,作邸阁。仍于方山南截淮立埭,号曰方山埭……其渎在句容县东南二十五里,上七埭入延陵界(今句容春城),下七埭入江宁界(今南京江宁区)。”
三国时期,长江的出海口在京口、广陵段,也就是今天的扬州与镇江之间。《元和郡县志》云:“京口江旧阔四十余里。”江面宽阔,风高浪急。孙权从镇江迁都南京后,为了解决东吴诸郡沿长江水道逆流航行向南京运送物资的困难,决定从句容到丹阳之间,在茅山南侧的丘陵岗地开凿破岗渎。既缩短了一百多公里的航程,又避开长江风浪,确保了航运安全。
破岗渎长30多里,航道共筑有上七、下七共十四座埭。东起长岗埭接入丹阳水道,西到方山埭接通秦淮河。整个航道水位中间最高,向两边逐埭下降。航道通过筑起的十四座埭分段节制,拦蓄水源,提高水位,形成一组大规模的梯级航道。破岗渎随着历史的变迁,几经疏浚,隋灭陈后不再作为漕运通道,大约在唐晚期完全淤塞。
2、谢玄与青州七埭、谢安与江都召伯埭
唐《晋书 · 列传 · 第四十九章》:“兗州既平,玄患水道险涩,粮运艰难,用督护闻人奭谋,堰吕梁水,树栅、立七埭为派,拥二岸之流,以利运漕,自此公私利便。又进伐青州,故谓之青州派。”
“安……及至新城, 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
泗水发源山东济宁,流经徐州东南吕城县,受两侧山地所限,河道狭窄,形成了吕梁洪急流。积石为梁,故称吕梁。孔子曾“观于吕梁, 悬水三十仞, 流沫三十里”(见于《列子》),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一叹(《论语 · 子罕》)。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谢玄击破苻坚后率军经过彭城平定兖州时,因“吕梁洪”水道艰险,粮运艰难,采用督护闻人奭(shì)的建议,“堰吕梁水,树栅、立七埭”。
太元十年(385年),谢玄的侄儿谢安出镇广陵县步丘(今扬州江都城北),因城北地势西高东低,遂筑埭堰水,以灌民田。后人追思,名为召伯埭。宋后改建堰闸,今有邵伯闸。前贤诗词多有“召埭”“召伯埭”的吟咏。
3、齐武帝与南京鸡鸣埭
《建康实录》卷二记载:吴赤乌三年(240),“十二月,使左台侍御史郗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名运渎”,“ 建康宫城即吴苑城,城内有仓名曰苑仓,故开此渎,通转运于仓所。时人亦呼为仓城”,“ 其桥(募士桥)西南角,过沟有埭,名鸡鸣埭。齐武帝早游钟山射雉,至此鸡始鸣,因名焉”。
《南史·后妃传》:齐武帝萧赜(440~493年)“车驾数幸琅邪城,宫人常从,早发,至湖北,埭鸡始鸣,故呼为鸡鸣埭”。
孙权为运粮进仓城,城东凿青溪,城西开运渎,又开潮沟连通青溪和运渎。鸡鸣埭即此一系列水利工程的重要一环。但鸡鸣埭在历史上成名并且得以留名至今,却缘于两百年后的齐武帝游玩射猎。这正是历史的破堪玩味之处。
此外,关于鸡鸣埭究竟有几处,按今人山东社科院文化所的李玉女士在《六朝时期鸡鸣埭考论》所说,从唐人的《南史》,到宋人的《景定建康志》《六朝事迹编类》,乃至到清,都有人认为鸡鸣埭有两处——清时曹寅说“按志鸡鸣埭有二,而近于玄武湖者名独著”,李玉本人也持“疑论从有”一说。而据我判断,所谓“鸡鸣埭有二”之说,极有可能是“至(玄武)湖北埭,鸡始鸣”句读之错(之前引文处的句读为我所改),后人有延此说者,遂成“疑云”。然本文重点不在于此,不过多展开。我下文会稍许提一下佐证。
4、《资治通鉴》中的埭、牛埭税、柏杨
《资治通鉴》中“埭”字一共出现了12处,计“破岗渎”相关的共3处:方山埭1处、长岗埭1处、“退保破岗……塘埭决坏”1处;奉公埭1处,在今浙江萧山市西;曹娥埭1处,在今绍兴上虞市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驿亭埭1处,即今海宁长安镇;西陵(今杭州萧山)四埭相关5处;“东昏侯……开渠立埭,身自引船”1处。
《晋书 · 列传 · 第四十八章》东晋孔愉侄儿孔严(?-370年):时东海王奕求海盐、钱塘以水牛牵埭税取钱殖,帝初从之,严谏乃止。
东晋哀帝时,东海王司马奕想在海盐、钱塘以“水牛牵(船过)埭”的名义立税敛财,哀帝司马丕起初同意了,后来被孔严劝谏才停止。
南齐488年,西陵戍主杜元懿建言:“吴兴无秋,会稽丰登,商旅往来,倍多常岁崐。西陵牛埭税,官格日三千五百;如臣所见,日可增倍。并浦阳南北津、柳浦四埭,乞为官领摄一年,格外可长四百许万。西陵戍前检税,无妨戍事;余三埭自举腹心。”
杜元懿打着为国家增收的旗号,希望武帝同意由他派遣心腹把守西陵四埭,征收牛埭税,且加格包税。
后被会稽(绍兴)行事顾宪之劝谏:“始立牛埭之意,非苟逼蹴以取税也;乃以风涛汛险,济急利物耳。后之监领者不达其本,各务己功,或禁遏道,或空税江行。按吴兴频岁失稔,今兹尤甚,去之从丰,良由饥棘。埭司责税,依格弗降,旧格新减,尚未议登,格外加倍,将以何术!皇慈恤隐,振廪蠲调;而元懿幸灾榷利,重增困瘼,人而不仁,古今共疾!若事不副言,惧贻谴诘,必百方侵苦,为公贾怨。元懿禀性苛刻,已彰往效;任以物土,譬以狼将羊,其所欲举腹心,亦当虎而冠耳。书云:‘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言盗公为损盖微,敛民所害乃大也。愚又以便宜者,盖谓便于公,宜于民也。窃见顷之言便宜者,非能于民力之外,用天分地;率皆即日不宜于民,方来不便于公。名与实反,有乖政体。凡如此等,诚宜深察。”上纳之而止。
顾宪之劝谏说:“设立牛埭的本意并非征税,而是因为’风涛汛险’,为了方便货物运输而不得不设立(筑埭、维护需要人力物力,舟船过埭要有人或牛去拉)……盗窃公家财物损失有限度,危害要小,对百姓横征暴敛的危害却要大得多……方便适宜,要公家行事方便,百姓适宜……而非公家不方便,百姓不适宜……”“武帝纳谏而止”。
行文至此,不免感叹疫情三年,杜元懿之流层出不穷,顾宪之却“微斯人矣”。
柏杨先生在《资治通鉴》译本中,将上述这段文字中的“余三埭”误译为“其余三个牛马场”,乃望文生义之错。
牛埭税后来称为“埭程“。《唐大诏会集 · 卷115》载唐肃宗:“军用匮竭,常赋莫充”“敕江淮堰塘,商旅牵船过处,准斛纳钱,谓之埭程”。
汪瑞霞、王继宗两位学者在《试论“犇牛埭”与大运河税收源起》一文中,将此理解为“即交牛埭税时,可以不用钱而折算成大米交纳“,恐也是望文生义了。程,章程、规程、法规、规章。“准斛”是官制、定量的斛,借指定量、定额、定标准。多大船、载什么货、多少货、价值几许,就缴纳相应标准的过埭税。既不是要用官制斛来收钱,更不是要用官制斛来收大米等各种粮食。唐肃宗急需的是钱。
东昏侯即南齐废帝萧宝卷(483-501),498-501年在位。史载“东昏荒乱”,又因宠妃潘氏出身市井,常于宫苑设立市场,“坐而屠肉”。又曾“开渠立埭”,自己亲自去拉绳牵引船只过埭。凶残少帝偶尔顽劣,不见天真,只见荒唐。
5、石埭
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一百零五《江南西道三 · 池州》:
石埭县:……故《舆地志》云:“梁大同二年(536年)置石埭县,因贵池原有两小石埭堰溪水,遂以为名……(《舆地志》成书于南朝陈)
石埭水:在县西一百七十里。源从栎山东北流,三里至管口,合流入石埭乡,与大洪岭水合流。其水从石埭下流过,往来舟船至此,并载拽船于埭上过。
能够通行舟船的溪水,不会太窄。横亘于其上的石块,自然也不会太小。所谓的小石之“小”,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传抄错讹,一个是原始记录者的参考物可能是巨石。古人地理书籍上,或竖或躺的巨石,屡见不鲜。这两块石头横在溪水上,形成了天然的“埭”,石埭的水能从石埭下流过。所以字典引用时称为“如埭”。(注:石埭县即今安徽池州石台县)
言其错讹,有个例证。据石台(埭)县志载:“有三巨石名头埭、中埭、三埭,皆横卧溪中,锁连溪、鸿陵溪、管溪三水,不通舟楫”。
同样因为不是本文重点关注,不过多探讨石埭起源。
6、京杭大运河上的埭
唐贞观八年(634),在大运河海宁桑亭驿段(今海宁长安镇)筑义亭埭,又称驿亭埭、长安堰,即长安老坝。
开元年间,因驿亭埭不能满足大运河航运需求,朝廷下令在长安镇建长安闸。之后长安闸历经北宋、南宋的数次重修,南宋淳祐七年(1247)因杭州大旱运河失去水源长安闸停运。
后人又在长安老坝附近修长安新坝,利用绞盘协助船只过坝,称为“拔船坝”,直至上个世纪50年代。
7、眺望远古的埭
目前典籍记载最早的埭,是孙权的破冈渎十四埭。但是埭的出现,一定远远早于这个时期。如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即传说是春秋时因春申君在此筑埭治水而得名——“周赧王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楚拜黄歇为相,封以淮北地,号春申君。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改封春申君于吴地。以土堰水筑成堰埭,名为春申埭,后称黄埭。”人类逐水而居,各种水利设施随着农业生产、交换活动的需求发展而出现,甚至也许是因战争、迁徙。总是因为生存或享受,人类的文明得以不断进步。
三、拨开迷雾的埭
1、埭
埭,如前所述,原本只在有高低落差、需要蓄水调节水位的河流、尤其有通航需求的运河上所筑,能够帮助船只通过的水利设施,才称为埭。可以想象:埭,近似梯形,两侧是斜坡。埭的上平面不可能与上游两侧堤岸相平,而是与上游正常通航水位相平,用以确保在枯水期,上游水位蓄积到足以承载载重船只通航的高度;到了丰水期,上游的水可以通过埭流向下游。如果埭与上游两侧堤岸高度一致,则下游水位得不到保障,且增加船只过埭难度。
所以,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内,所做的“埭坝(盘坝)”模型是错误的。它把埭的上平面做的比堤岸还高,埭两侧的水位差不多高;埭的上平面是宽了,但是两侧未做明显斜坡。这恰恰说明长久以来,后人对古之“埭”已经失去其明确概念,只是模模糊糊有所知。希望本文能够使今人清晰对“埭”的认知。
前文谈鸡鸣埭有几处的时候,我曾说过比较大的可能是只有一处,判断的依据之一是古人句读之错,依据之二就是这个埭本身决定的。埭不是普通的堤坝,不是今人想象中的河、湖边略显特别的某处堤岸。埭是要承担艰巨的过船任务的,无必要不筑埭、迫不得已才筑埭。鸡鸣埭是为了从城南运粮进仓城。那时的玄武湖北侧没有运粮或者通商航道,怎么可能冒出来第二个埭呢?
2、吴语中的埭
吾邑江苏靖江地处江北,是长江北岸为数不多的吴语区之一,有75%的靖江人说“老岸话”——属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上世纪八十年代,还能听到除了地名中的埭以外,埭在口语中的使用:①某人不是很正式的坐,而是臀部陷在松软的某处或空缺处,形成膝盖比腰臀处要高的样子,大人会说“往那一埭”;②“埭下去”——慢慢的滑下去、陷下去。因为方言被普通话侵袭,我也快忘了这几个短语。正是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我记起了这几个短语,并且确定、肯定这两个短语中的dai字是埭,而非曾经误以为的其它任何一个dai字。老岸话中的“埭”字,正是船只过埭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示:“埭下去”——船只慢慢的通过斜坡滑入河道;“往那一埭”——船远水的一头高于近水的一头。这是埭字词性的增加、义项的扩展,增加了动词、形容词词性。
今天的三峡大坝,闸机一次性可以过6艘3000吨以下船舶。古时候船只过埭时,两个方向上,每次只能过一条船,所以,过埭具有单一性、唯一性。“一埭”就是一条船过埭。久而久之,“一埭”在吴地口语中,就有了“一次”“一趟”的意思。“埭”,增加了量词词性。《海上花列传·第二回》:“我教娘姨到栈房里看仔耐几埭,说是勿曾来。”《九尾狐·第五十九回》:“黄老来仔几化埭数,刚刚奴勿勒屋里,到杭州去仔一埭,真真待慢倷黄老。”
在吴语中,埭还是房子的度量衡单位。如《何典·第一回》:“到这活鬼手里,发了横财,做了暴发头财主,造起三埭院堂四埭厅的古老宅基来,呼奴使婢,甚是受用。”《歇浦潮·第六十四回》:“ 鸣乾看这房子本造的两埭进深,燕贵把后进改作栈房,窗槛都装着铁条,很为坚固。”吾邑靖江老岸话至今还有这个用法,如:一埭陆地(陆地,宅基地的意思)、一埭房子。埭怎么会表示宅基地或房子的度量衡单位呢?可能还是与过埭的特点有关吧。船只过埭,无论是从上游往下游,或者反之,都是先上埭再下埭的完整过程。这一上一下,才构成完整的一埭。而古时候的房子,如果是前后两进,中间是小院相连,前面这一进必然是一个前(入户)门一个后门,这一进一出,正如过埭的一上一下。当然,这只是一个推论。
在中国大陆,自然村落以“埭”结尾的,共有3000多个,主要分布在江浙沪闽等地区。以埭为名,究竟是来自助船过埭而必需的劳动力聚集而居,还是来自更古老的时代,随着先民对太湖流域的开发、水利设施的建设而出现,并延续至今?我个人倾向于后者。
3、堰
《说文》:堰,壅水也。《广雅》: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
堰,从土,匽声,本身就有潜藏、隐藏之意。堰和埭、坝不同,大部分时候不需要高于水面,而是藏于水面之下。为什么?因为,堰,不是如很多字典和文章中所说——拦河坝。它的目的不是拦水、更不是拦河。堰的目的是分水、分流。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最能体现这个堰字作用的。我们先谈谈另一个以“堰”为名的市,但不是湖北十堰市。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原姜堰市、泰县),这个堰是干什么的?
关于姜堰名字的由来,1948年有一位泰县(县治所在姜堰镇)图书馆的夏兆麐先生,在《泰县日报》上发文称是宋朝当地巨富姜氏父子抗洪修堰,后人感戴遂称“姜堰”。文章有板有眼,可惜这种民间传说类的“历史考证”,姜堰和泰州本土的严肃历史学者向来不会采信。
今时该地有人研究后撰文指出:北宋年间,为了缩短姜堰东北部的东台西溪盐仓向外运盐的航程,需要打通姜堰南部东西向的上河(运盐河)和北部东西向的下河(灌溉河),形成西溪-下河-上下河通道-上河(运盐河)再逆流向西的航路。但是姜堰上下河有近一米的水位差,直接打通,上河的水就会流往下河,别说上河的下游,连上河的上游水位也得不到保证。于是,筑堰。
“明代《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以坝止水,以堰平水。所谓以堰平水,意思是用堰来保持水面一定的平衡。水位高时,可以从堰上漫过溢出,水位低时,将水蓄住,不让外流,达到既能蓄水又能溢水的目的,姜堰因此得以形成。
前人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姜堰的堰是什么样子。我们理解就是在运盐河北通往下河的河上,用竹木之材料,建成一座横截河水,类坝而又非坝的水工程。坝是为了阻止水流,一般用土石筑实就行。堰既要能堵住水,又要能让水从上面溢出,不能全用土石堵塞,而是要用既能过水又能止水的竹木芦苇之类的材料。筑坝用土石,毁坝就挖去土石。筑堰用竹木,毁堰用开决焚毁的办法。后来宋金战争中,皇帝下诏,就是要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
是啊,姜堰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材料——为什么可以烧得起来?姜堰是怎样的工程——真的是“横截河水,类坝而又非坝的水工程”吗?姜堰又是如何实现——“盐船是不能直接从堰上越过直达上河,而是要在这里将船上的盐包翻堰”?
本章第一节,我已经说清了“埭”字,不难得出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上下河南北航道与运盐河(上河)北岸接口处,可能修了一座埭。盐船到此翻埭而过。
但是,关于第二个问题答案,存在两个可能。
第一个可能:姜堰,在南北航道与上河北岸接口处,有且只有一个埭。因为一个埭已经可以实现保证南北航道通航的同时又不妨碍上河水位——假设下河水位已经足以承载载盐船通航。
第二个可能:姜堰,是堰加埭的复合水利工程。堰在埭前,用堰分水,一分为二,一水东流,一水北流。分水的目的,既是为了确保南北航道之水位足够深,又是为了原本作为灌溉渠的下河水位深到可以承受载盐船通航;也是为了确保上河东流水不受影响,不至于出现倒流、回流、共同往北流。不妨推测,如果是堰埭复合,那么这个堰就不会短。为什么这么说?这个堰真的是“横截”还是什么样子?
该文引用明代《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说:“以堰平水”,但是错误理解了平字,理解成“保持水面的平衡”。
看这个平字的古写法,不妨猜测:平字的来源,是否与水有关?先民的生存和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水。两横一竖像不像最原始的低坝和堰——两横坝用以降低流速、保护竖堰,竖堰用以分水向两边?
《说文解字》中平字如此解释:語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
而一千多年后,《康熙字典》中平字的原始义项已经被忽略,只有寥寥几个字:“【增韻】平,均也”。而其它义项如“正也”、“坦也”、“和也”、“成也,谓解恕和好也”、“治也”、“平服也”、“齐等也”、“均赋”、“易也”等等,仔细考量,这些义项无一不与“公正的分水”有关系。
所以,《天下郡国利病书》“以堰平水”,意思就是“以堰分水”。这也是堰的本来作用。堰不挡水。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这个“堰”究竟是哪一处?其实,这个堰,就是如今俗称的“鱼嘴”。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 · 江水》载:“李冰作大堰于此……俗谓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堰的作用,就是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内江和外江。都江堰复合水利工程的核心就在于分水。
至于堰“为什么能被烧”?这就要说到堰的材料:杩槎、竹笼。
竹笼固不必说,竹编。杩槎则是或竹或木。竹笼、杩槎内置卵石,前者是堰体,后者在周边护堰,相当于堰体的屏障。古人把横的门闩叫關,竖的门闩叫楗。杩槎竖立在竹笼四周,正如竖着的门闩一样,所以也称其为楗。《汉书》所谓“下淇园之竹以为楗”。
《元和郡县图志》载,“楗尾堰,在(导江)县西南(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雍水。” “尾”,方言“梢”。楗尾,即竹梢。所以,都江堰又称为楗尾堰。
到这里,就会明白“堰为什么可以烧得起来”。
同时,对于“姜堰”之名,不妨适当推测一下:修建姜堰时,杩槎无论用的是竹还是木,这种工艺技术修建的堰,都可以称为“楗尾堰”。久而久之,“楗尾堰”在当地的方言中,流变成“楗堰”,再“姜堰”。
看懂了“堰”,就会看明白前文谢安的故事。
谢安“堰吕梁水,树栅、立七埭为派,拥二岸之流,以利运漕,自此公私利便”。
彼时的吕梁水,虽然不是八百多年前夫子他老人家观水慨叹时的“悬水三十仞, 流沫三十里”(夫子周游列国是公元前497-484年,历时十四载;谢安定兖州在384年),但依然“水道险涩”。所以,谢安采用闻人奭的计谋,先筑堰,分水,以减小主河道的流量;再树立栅栏,加土石,修筑河岸、河堤,收拢、聚拢原本肆意流淌的河水(甚至可以把上游分出去的水再收拢、聚拢到紧邻的下游来)。“拥”,是收拢、聚拢意。然后根据河道实际情况选择了七处修筑埭以调节、控制水位,方便漕运通航。这就是“拥二岸之流,以利运漕”。
四、结 语
知道了埭、堰的本意、本指是什么,知道这两个字各有所指,原本并不通用,我们才能看懂唐以前的文献记录中古人写埭、堰时是在说什么。那时候埭是埭,堰是堰。
随着航运、水利技术的不断进步,功能单一、磨损船底、耗费人力畜力的埭逐渐被单一闸或者埭闸复合、多闸复合、澳闸复合、陡门加闸等水利设施所取代。大约从唐朝后期开始,古人对埭、堰已经不再严格区分。比如:“以埭堰水”——筑埭堵水。且唐宋后,埭、堰、堤、坝四字常合用、混用、替用。所以阅读唐宋以后关于埭、堰的记录、诗词,会有困惑。
这也是为什么我这篇説埭的文章,一定要说堰。或者又为什么不把说堰的文字单独成篇。无它,只因为:说“埭”不说“堰”,道理讲一半;说“堰”不说“埭”,“堰”讲不明白。
2022年12月于畏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