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乡土本真的回望与呈现
杨府
——读朱慧彬散文集《让我路过你的世界》
文学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诸体皆备。诗词曲赋、随笔小品、杂文书牍、小说戏剧等,在诸种体裁中,散文向被视为正统,余则为末节。大凡人文的精神、人格的情怀、经世的策论等,都是通过散文的形式得以直观的呈现出来。古代的文人,功名多从文章来,若赞他写得一手好文章,这“文章”的指向,大抵不是指被摒于科举之外的诗词,更不是指被视为浅俗的“出于里巷”的小说,而是传统文学观念里的“文以载道”的散文。从这一意义上说,散文就是文人的基本功,历来受到重视。正因为此,写散文说易则易,而要真正写好散文,从芜杂中开出一片锦绣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散文是一种最能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须有高度的语言驾驭能力,唯真唯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设若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和一定的识见,是万难达此高度的;其次是收放自如的构思,所谓“形散而神不散”,看似行云流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乐记》),达乎心凝形释,不变其旨之境,少了人文的情怀,文章也绝难立得起来。所以说,在散文创作中,作者的识见、格具和情怀,更容易见出。要“有我”,且越显越好;不像小说创作,要把作者的影子隐藏在文后,越隐越好。因此,散文的创作一旦感情不真,识见不深,就会陷入或故作高深,或无病呻吟的境地,文章也就缺少感人的力量和魅力了。我常以此作为选择、阅读优秀散文的标准。所可喜者,我在读慧彬先生的散文中,找到了标准,找到了那些感动于我的情愫、品格和悲悯情怀。熏风拂窗,云浮邈想,不由不良多感慨:慧彬先生深得文章之旨啊!
我与慧彬先生的相识,即始于文章,确切地说,就是始于散文。十多年前,浙江举办首届“孟郊奖”全球华语散文大赛,我与慧彬先生的散文皆有幸“雀屏中选”,成为获奖作者并受邀参加颁奖典礼,因此得以相识。不仅仅我们都来自湖北,更重要的是因为文学的缘故,心灵极易接近。同看莫干山的竹海,再观景于防风祠,又泛舟于下渚湖……短短的几天相处,彼此视为契友。后虽各自奔波在不同的省市,也多年再未相见。但在人生的长河里,始终屹立着一处思念的码头,也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人生的航船会带我们抵达理想或思想的彼岸的。我与慧彬先生即属于那种虽不能时时想起,但确是都不曾忘怀的朋友。我认为这是交友的一种境界,至纯至真,无世俗的尘埃,心中飘扬的,只有艺术的真善美。我很佩服慧彬先生的是,他竟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医疗行业,不废主业(因为那是他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工作,且做得很好,成为企业的高管),犹能坚持初心,大作迭出,屡创新高。几十年如一日,其志不改,其情缱绻,读书、写作、思考,成为他职业之外的又一种坚持(因为那是人生的情怀所寄,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更有着一种殉道者的虔诚),以纯美的文章诠释远去的岁月、解析当下世态、回望回不去的故乡等。他虽久居城市,市井的繁华提供给了他优渥的生活,而他的根,始终扎在故乡的土壤里。可以说,故土是所有游子历经繁华过后精神的归宿,也是精神的高度所在。纵浮云乡思,秋风依旧。故土已远,物是人非。但因为有故乡后土的滋润,思想才越加繁茂。一片片锦绣华章,就在他的一次次回望与坚守中,以草木贞心,从芜杂的故园葳蕤起来,抵达到纯净的乐园,从而成就了自己的文学园林。
慧彬先生的一些散文,多年前我已读到,很是欣赏,并且编发过。这次趁着他的作品结集出版之际,能够得以集中阅读,整体观览,尤使我感动不已,也生发出诸多感慨。
当下写散文的作家不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作家。但他们有一个特点,题材触及的多是一些个人的小情小绪,风花雪月。对于激烈变迁中的乡村风情,宗法礼俗,着墨不多。我甚至做这样的推想,或许就是因为他们不熟悉或者有意回避和舍弃这样的生活。而几千年来,中国问题的矛盾点主要就是乡村问题。正像作者在自序中写的那样:“而事实上,中国的乡村正走在消亡的途中,大国空村,暂住中国是目前中国的真实写照,当前城里的原住民尽管三代以前都来自乡村,却瞧不起乡村,不愿意回到乡村,他们只愿意把乡村作为旅游、休养的后花园。”而慧彬先生有这样的认识和自觉,他以来自于乡村社会而自豪,怀着对乡村社会的热爱与了解,对乡村文明的固守与忧伤,对乡村变革的无奈与期许,从城市文明的视角反观静态的乡村,他所倾力写出来的作品自不同于所谓先锋的艺术家,这是一本耐咀嚼、有相当艺术思考的作品集。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乡村人,很懂自己的乡,自己的土。面对中国城镇化进程这个大背景,应该有所记录与表达,可是写着写着就想落泪,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不是因为题材与内容的问题,而是离开故乡20多年,对乡村的变迁、文明的兴衰,对人生的价值,对生命个体存在的目的性,对生活追求与人生梦想的矛盾性理解发生了改变。”(作者《自序》)。诚哉斯言!可以这样说吧,欲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乡村。只有了解了中国的乡村,方才具备成为大作家的潜质。慧彬先生有这种潜质,也有这种自觉,流淌在他笔下的,“大部分以故乡的真实故事为原形,以故乡情为基调,描绘了二十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30年间乡村生活的基本样貌,以及民情、民俗、民众生活。”(作者《自序》)。诸如《故乡那抹炊烟》、《乡村的夏天》、《老屋门前美人蕉》、《月自故乡来》、《无处安放的乡愁》、《回不去的故乡》、《走着走着就散了》、《大舅的格言》、《生死悟爱》等,就是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生活乡村情绪的记录,有喜悦,有哀伤,有赞叹,有失落,是颂歌,也是挽歌。篇幅有的长达万余言,但读起来一点不觉其长,反而觉得意犹未尽。之所以有这种效果,就是他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深刻、深情,感人至深。他的语言是朴实的,鲜活的,精粹的,富有张力,形象,真切,不加藻饰,洗尽铅华,文采斐然,意绪深邃。我想,这些都是他的散文充满着阅读魅力的原因吧!南宋哲学家陆象山说:“今天下学者,惟有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以此而论“今天下学者”的文章,虚多实少,弥漫着大而化之的空泛的“议论”,表面上云遮雾罩,光晕十足,实在有些不晓畅,故高深,是以时髦之语掩饰时人之耳目。其何以至此?乃没有生活的根,情感的根,以及人生阅历匮乏故也。而慧彬先生的这本散文集,难得之处就在于,有实在的内容填充其间,不管是人物和风情,都附丽着他最真挚的感情,做到这一点确乎不易。它必须要有生活的累积,要有久在红尘中历练的经历,要有沉在尘埃里的虚怀以及悲悯情怀,才能沉淀出智慧与哲思的美文来,才能营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的文学世界来。所以我说,慧彬先生的散文深得文章之旨。
他在《故乡那抹炊烟》、《回不去的故乡》等文中,挹注了从少年到中年对故乡所有的感情,写出了他所熟悉的乡村情景,炊烟、月亮、草木、腊月的酒、年夜的饭,都充满着色彩和韵律,而不吝动情的赞美。同时,也不回避农村的现实,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在城乡剧变的时代背景下,个体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内在矛盾,以及商品社会对乡村秩序的冲击、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忽视与扬弃。时有悲悯之情,而无悲观之意,这是时代使然,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所受到的撞击和无奈,以及“城乡两极更多角色与人本情怀的反思”;说明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一切的思考来源于当下的社会,而不做无病呻吟的噱头文字。
慧彬先生的文笔细腻,刻画人物传神,即使人物瞬间的心理变化,他也能捕捉到。譬如《走着走着就散了》一文,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此文写了几个亲戚之间在父亲去世前后情感的变迁。首先,父亲是个十分重情重义的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所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建立和维护亲戚之间牢不可破、血浓于水的亲情,并希望把这种亲情延续下去。其中一位是父亲的姨表兄弟德叔,父亲与之最善,常来常往,“见面必有酒局,常喝得找不着北,而且总有说不完的话。不过每次酒过三巡,便会重复一句话:姆妈与姨母就生了我们这几个。我们要相互照应,不管老辈子以后如何?这条路(指亲戚关系)要走下去。不能像酒一样洒了。边说边把酒杯倾斜着,欲做向下翻转的动作。”后来德叔全家搬到了县里,也时不时地从县里托人送些药品、紧缺的食品回来给我父亲。“父亲生重病时,是德叔与二姐夫陪着去省城看的病。在父亲的心里,……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如果自己在省城医院手术中走了,还有二姐夫这个读书人与德叔在,这下一代的关系算上接上了。”
父亲重视的另一位亲人是他的堂兄。作者管他叫二爷,“拳脚功夫不错,身上有股虎气”。是作者一家最大的靠山。每次酒后,父亲都会反复确认着一件事:虽是叔伯兄弟,可两家关系比亲兄弟还亲,这亲情不能变。但若干年后,二爷临终前,遗言父亲:往后,各自的儿女大了,子孙多了,孩子们负担重了,我们说话不管用了,我走后,就不要再来往了吧……这话像把刀戳到了父亲痛处,父亲期望延续的亲情止于一代,在他看来世上情如手足的兄弟,几十年来往,可还没走完第二代,这说没就没了。
第三位是作者的大堂兄,作者写道:“前年春节回家,与大堂兄一起去祭祖。回来的路上,大堂兄……叹了口气对我说,‘我们的父母都入土为安这么多年了,我现在已过花甲之年,模竖也快躺进去了。他们走得早,很多话来不及说,我又是个泥巴腿子,种了一辈子地,也不懂啥道理。你们几年才回乡一次,平日里连个讯息都没,你说如果我走了,这条路还……’大堂兄哽咽着,几行浑浊的泪水从深陷的眼窝边滚落下来。”作者由此感慨:“没有想到父亲那一辈纠结着的难以割舍的亲情休止符如此快速地来到了我们的眼前。曾经牢不可破,血浓于水的亲情,走着走着就断了。”
在乡村,构筑伦理基础的无非两点,一是血缘,一是地缘。血缘淡了,地缘远了。可以说,维系情感的两根绳子松动了,而乡村之间,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小农经济生活方式,亲情人伦也都是以情感的亲疏远近的状态呈现,“平日里连个讯息都没”,感情自然疏离。故乡二字,只是对漂泊于外的游子而言的。只有离开故乡的人,才可以有故乡,那是根,寄托着乡愁。她是可思不可即的,因为现实中的故乡和情感中的故乡,已是两种形态,两种概念,她只是我们情感的寄托罢了。就像《走着走着就散了》中所叙,景物依旧,小路隐在,而人事已非,物换星移,故乡已回不去了,已经融入不了、也进入不了重新建构的伦理生态,他们甚至是斥拒的,就像德叔最后的佯作陌路。而游子却是把故乡当故乡,亲情一如既往,但已隔着一层淡淡的生分,走着走着就散了。我们只能以回望的方式,寻找曾经遗留在那片土地上的记忆,尽可能多的传承贯穿于生命之中的某种文化传统,以最热切的故土情,笔下意,呈现乡土的本真。
我与慧彬先生的经历几乎一样,都是从乡村走向城市,对广袤土地上人们的心态和处事方式,我也是熟悉的。但读了慧彬先生的文章,我仿佛再一次回到了乡村,再一次真正感知并认识了乡村。我被他深挚的情怀所牵系,被他清新、纯朴、真实的文字所感动,被他细致、深邃的叙述所吸引。深情而雅致,挚着而缱绻,开阔而灵活,是他散文的特点。他写了城市化的不可逆,写了城乡转变中的撕裂,写了乡村风俗的宁静与保守,笔法多样,不拘一格。有现代意绪,也有传统观念,他拓展了自己的写作题材,也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模式,相信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作品的深刻价值会愈加凸显。在我的阅读经验里,有这样直观的读后感,也是不多的。这,或许就是文字的力量和魅力吧!这也是一个优秀作家,所能够和应该具备的潜质了。有了这样的潜质,那么,则高度可期矣!其未来亦必可期矣。
作者简介
杨府先生,诗人、作家、学者。现居北京。出版有诗集《家园》、《乡村谣——纸上的故乡》、散文集《瓠下集》、《村人村事》、长篇小说《婚内婚外》、《婚行天下》;历史长卷《落架的凤凰》、《帝国崛起》、《皇后隐历史》、《文人的B面》、《中华血脉》以及学术专著《老字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艺苑撷英》等十多部。其著作曾参加德国第六十一届法兰克福书展和入选陕西省精品图书出版基金。现为《中国文化与产业》杂志总编、中国传统文化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