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武志红老师的微信公众平台当中知道李雪老师的。开始关注李雪老师,源于她的那篇《不是你不够好,父母只是无条件恨你而已》。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通过微信搜索即可查看全文。
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个核心观点,是目前中国式教育普遍拥有的一个巨大误区——无论父母做什么、说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作为孩子,只能无条件地接受和服从。不能提出任何反对意见。更不能作出任何忤逆行为。否则就是不听话,不孝顺,不懂事。
在“为了孩子好”这个巨大的谎言当中,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以爱的名义做伤害孩子,辱骂孩子,折磨孩子的事情。
家长们往往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转嫁自己内心深处的焦虑,久而久之,便给孩子的心灵戴上了沉重的枷锁,甚至在孩子未来的人生中,埋下了罹患精神疾病的种子。
在原生家庭当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与自己,与他人,与未来的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称职的父母是能够及时地捕捉并满足孩子需求,聆听孩子内在感受的父母。
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父母都只重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
在《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当中,知名心理学家李雪,向我们诠释了亲子关系当中,家长们及时、恰当地满足孩子需求的重要性。
在《看见是疗愈的开始》一文中,李雪写道:
我的一位朋友小时候弹钢琴,她形容爸爸看自己弹琴时的感觉:他就像在欣赏自己买回来的艺妓。这个例子最本质的含义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这不是一句指责父母有功利心的话,也许他们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是,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的价值去定义物质性的“它”,这一点决定了孩子内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也许孩子头脑里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他们,心里体会到的却是一份恒久的孤寂。
为什么父母经常难以接受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如果我拿起手机打电话,手机显示“我暂时不想被使用,请过一会儿再打”那我肯定会把它拿去修理,因为手机就是一个物,物没有自己的感受和界限。有多少父母把孩子也当成是物,视为自己意志的延伸呢?有的大人看到孩子很可爱,冲过去要抱孩子,要孩子跟自己说话时,可曾留意孩子的状态和感受呢?他是否愿意和大人建立关系呢?
很多父母会说,孩子应该按照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式去生活,我要求他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是为了他好,是有道理的。
这样想的父母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一生,当你的父母也这样对待你,要求你是你活的精彩吗?你的人生是快乐绽放的吗?几乎每个领域最顶尖的人,比如乔布斯、索罗斯等都有类似的人生总结:成为你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正确的你,生命才真正有意义。
在我做个案咨询的过程中,有一些家长向我反映:自己的孩子总是需要时刻陪伴才能安静下来,缺乏一个人独处的能力,为此他们操碎了心,他们很想让孩子变成一个独立的人。
而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不要强迫孩子过早的独立。在看似懂事的背后,有时候是深深的绝望。
在《没有回应,孩子的世界漆黑一片》一文中,李雪跟我们分享了她的一位来访者的故事:
一位来访者在人际关系中障碍重重,她回忆童年时期,妈妈最常夸奖自己的是“特别省心,能够五个小时,自己待在屋子里,不哭不闹不用管”。
对于来访者的这个经历,李雪表示:这是多么绝望的孩子啊,只能在幻想的世界中自己照顾自己,过早独立的孩子,成年后往往难以承受现实世界的冲击,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想象世界到处是冷漠的拒绝和充满敌意,无法进入温暖而有回应的真实关系。
近几年,"延迟满足”成了大家普遍认可的一个理念,无论是育儿还是购物,无论是理财还是消费,仿佛只要坚持延迟满足,就一定能够拥有更多的收获。而事实上,过分的延迟满足只能使我们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
在《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时期的即时满足》一文中,李雪向我们揭示了延迟满足背后的秘密:
育儿这种事最忌讳,只看到表象,就拿来教育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真正的成因,恰恰是父母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
婴儿的饥饿、微笑、哭闹着寻找母亲,等情感表达得到回应越及时,越零延迟,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能力。因为孩子对世界充满信任,深信自己的需要可以自由表达,并且会被满足,自然能安心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相反那些幼时需求经常被刻意延迟回应的孩子,很多时候都处在“得不到”的恐惧中,所以眼下有一点好处就会迫不及待的消费,而且很容易在父母不及时满足自己时,出于“得不到”的恐惧和愤怒,歇斯底里地要求父母立刻兑现。
若孩子的需求经常被批评,被刻意延迟满足,他成年后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像填不满的无底洞,再多的物质也弥补不了爱的空洞;二是成为“压抑的老好人”,不敢为自己争取利益,该拿的都不敢要,同时也很难拒绝别人,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只付出不索取,老是吃亏,积攒一肚子怨气。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接纳,是包容,是无限的关注和支持,是积极沟通与引导。
不要再把“为孩子好”当做理由,牺牲孩子,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真正的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
孩子,虽然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是从护士拿着剪刀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孩子就跟父母一样,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未来,而不是一步一步的把自己变成父母理想中的样子,却最终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对于父母而言,最好的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