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于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13岁时就被“通神学会”带到英国训导培养。他一生在世界各地传播他的思想,著述甚多,影响广泛,曾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五位圣者之一”。而《生命的注释》被称为克氏众多著述中地位最高的一部经典。
因为名气太大,再加上被冠以“哲学和神学”的帽子,所以《生命的注释》买了好几年,一直不敢读它。
直到接近“三十而立”的年纪,在经历了一些爱与被爱、离开与告别、算计和背叛之后,对人生有了最初步的观感,才敢拆封。
但是我错了。它对我来说,还是太难了。
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不陌生,但经克里希那穆提一组合,仿佛就从人化身成了神。虽然甚费脑力,但《生命的注释》却不像其他书一样生涩难嚼,反而因为克氏细腻优美的笔法,让人陶醉其间。
譬如,《当下体悟》中描写当下的景色。
峡谷处在阴影之中,落日涂抹着远处的山顶,他们在傍晚的光芒像是从内部发出的。长路的北侧,一场大火使山脉暴露着光秃和荒芜;南侧的山脉则浓荫密布,绿意葱茏。大路笔直,划分着狭长而优美的山谷。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山峦显得如此临近,如此虚幻,如此温柔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