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给自己复盘一下,总结经验与收获,反观不足是很有成就感的。
之所以选择《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这个主题,是引用了最近在看的俞敏洪原书名,疫情期间,一周阅读并讨论一本导师推荐书的积累,体会到一点点质变的感觉。我想,称之为“硕士”,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相见的是更多的知识和思考,相见的是名校的博大,相见的是对应学历层次和学校层次该看到的风景。不远千里不辞辛苦,执着于此,相见的是自己可以达到的高度,见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完备,而不是文凭。
距离毕业剩了两年。研一将要到了划句号的时候,2020.09.02准备去逐梦的时候写下了《不止于天》这篇文章,去思考学识带来的视野不同,当时并没有任何把握能上岸继续深造,只是在俗气的世界感知到了对更高层次的需求和欲望。
或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值得信仰的吸引力法则起了作用,以英语分刚好卡校线的侥幸上了一个更高层次。从最初考研目标选择到在社会闯荡的一年,似乎没有动摇我的“名校论”,也信仰着优绩主义“把大学文凭作为获得有尊严的工作和赢得尊重的条件”,名校的标签似乎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个优秀的证明,学论决定着待遇,影响着周围人的眼光。当真正进入企业看着不同人所处的位置只是因为能力和思想不同,所能创造的价值不会受学历影响。进入这个象牙塔,同一个学校,不同的同学依旧是鱼龙混杂,看桑斯坦的 《精英的傲慢》也改变了一些认知。我们所能达到的水平、实现的梦想也会受到社会阶层(桑斯坦在美国背景下论述的)、思维习惯、天赋、甚至运气和机遇的影响。和《游褒禅山记》里的“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异曲同工,外物的协助是存在偶然性和阶级性的,我们能改进的只有自身。
当然,也没有推翻“有付出就有回报”。在企业管理室工作的日子以及这一年的学术熏陶,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放下自己固有的思维,前进的过程是不断反省自己,审视自己,然后不断建构自己新的思维和格局的过程”,这个过程稍有不慎,自己的三观也会被重新建构,甚至很容易怀疑自己曾经持有的信仰和信念。有的价值观的重构是好事,放弃小的重新建构更大的并看到一条能走的通的路;要是放弃自己远大的价值期盼,陷入现实的泥沼,将会看到千篇一律的风景,这样的人生我不喜欢。经历和阅读是这个过程的助力。
本科的时候有个院士给做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题的讲座,我想我在现阶段体悟到了,在社会体验生活、在不同地方旅游、在不同的地方面试等等生命的不停息都是行万里路的过程,都是提高见识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主动去吃苦去磨练为了少走弯路。而读万卷书也必不可少,文史一类,表达内心,感官世界,细腻的书中厚实阅读者的感性,改变谈吐与气质,这类适可而止的阅读也足够了,社会瞬息万变真的需要去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思维,对不确定的社会有所感觉,这就需要开拓阅读类型,以追求新视野为阅读目的。
近期读了一连串大数据与信息主题的书,切实体会到了阅读对思维的重塑。信息流瀑、群体极化就简简单单这几个概念就已经改变了一部分思维,微博、短视频等等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信息,看到一则消息现在已经第一印象先去通过逻辑通过信息源判断是不是谣言,再去接受这些信息。
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实,可以相信的是自己的观察和逻辑推理。如果人脑能和大数据一样,那么对信息对事情对生活的细枝末节的感触会被处理然后总结出一个信息的真假、一个事情的是非曲直、一个人的善恶好坏是否值得信赖。这是社会构建了很多概念,又有各式各样的输入为人演绎这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接触与认知如果没有这些概念,是否依然存在而可信,在这个不确定的社会需要我们反思“永恒”,其中一定有我们需要坚信的也有需要改观的东西。
就像在工作中体悟到了曾经的一个老师的教导“无用之大用”,我们该抛去功利、近利去建构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东西。若终其一生,为着人最底层的生理需求殚精竭虑,似乎丧失了更高的享受,更好的风景。
到了更高的层次,对知识与进步的饥渴也会在某一段时间陷入焦虑,应该也是硕士阶段破壳的必经之路。多种的知识都疯狂涌入大脑,然后在反复揉造,改变着惯性思维,改变着元认知。不断重复获得新视野的视野与认知迟钝的矛盾。
初入社会,理想化的年少轻狂,认为自己可以创造无限可能,初体验的烟火气、一日三餐都有极大的诱惑。面对无法抓住很难改变的种种,又经历了一个自我菲薄、自卑的阶段。历经千帆过,再上一层楼,烟火气依然值得怀念,所经历的被作为一生的机遇去珍惜。越往高处走,越学会了反思,不断审视自身,正视不足,而立之年有多少能力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未来又会积累多少优秀的素养值得后代继承和发扬。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想要看更美的地方,必须志怀高远,站在高处险远之地再具备应对不确定性的力。这世界很美,在每一个命运安排的时空里都会有自己要完成的任务、要看的风景,所行即所得,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停下脚步或者沿袭几代人一直遵循的路终其一生,我们生命独一无二,更高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