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试图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物质主义潮流不会导致精神主义空虚”的结论,其论证过程有诸多不足,现分析如下:
首先,“物质主义潮流”未必不会造成“精神世界空虚” 。人的精神世界的满足要考虑诸多方面,如果一个人物质方面充裕,但对生活缺乏兴趣,未必不会精神空虚。毕竟,物质只是满足人类精神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其次,个人的物质满足后,未必为把注意转移到非物质方面。也许有的人会坚持追求物质生活,还会受到其它如个人兴趣,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况且,物质丰富也有可能造成“物质主义潮流”而非材料所指的精神生活。
再次,单纯针对大学生的调查并不能代替社会各阶层群众观点,有失偏颇,每个阶层的价值观,人生观不相同,也有可能中年人,老年人会认为物质丰裕会导致精神空虚。所以文中的社会调查样本未必具有代表性。此外,样本的数量是否足够,文章也未曾提起,所以得出的“物质充裕不会导致精神空虚”结论并不令人信服。
最后,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一定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如果国家把物质财富全投入到人类精神文明之外的方面,像军事,那么就不一定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发展了。况且,如果绝大部份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又从何谈起人类整体精神世界的提高呢?
综上所述,该材料在论证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此类的逻辑谬误,因此其结论-物质生活不会冲击精神世界-还需进一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