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母的妈妈总是容易被网上各种公众号影响,睡眠、早教、亲子关系、益智玩具等等。
跟着大V买买买,入手了一大堆玩具和绘本,再看看闺蜜的囤货,比我还多,安慰自己我已经算克制的了。
但是看着刚买回来的玩具,儿子没玩两天就没有心情了,就此打入冷宫,又或者他甚至看都不看一眼,老母亲兴高采烈的买回来的心凉了半截。
我只得剖析自己,嗯……也许买玩具只是满足了我自己小时候没有玩过的遗憾,更希望是买个儿时的自己玩的。所以我挑的只是我喜欢的,并不是儿子喜欢的,我不应该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但是,孩子对玩具朝三暮四的态度,常常令我担忧。难免会想,万一他将来的人生选择也如此该如何是好,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总是怕把它给画坏了。
一边养娃,一边焦虑地过了这两三年。
近来渐渐对于孩子自己的选择放松了关注,用不带任何评价的视角去和他们相处,竟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叹的小细节。
因为哥哥总是抢妹妹玩具的原因(二胎家庭的日常吧),一开始会略略担忧妹妹没有玩具玩。
然而,抱着妹妹的时候,她会专注地研究我牛仔衣服上的毛边,会用拇指和食指扯下线头搓揉,这不就是在锻炼精细动作吗?!
我追着哥哥陪他玩打闹游戏的时候,爬行垫上的妹妹立马一咻溜烟地从房间的一头爬到另一头来凑热闹,这不就是在锻炼大运动吗?!
哥哥跑到哪,妹妹视线就跟到哪了;客厅的哥哥一大声吆喝,在睡觉的妹妹立马耳聪目明的爬起来要一起玩儿……什么五感锻炼都有了。
都说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我却觉得,妹妹是她自己在养自己。
就像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一系列书里说的那样,孩子有自己生命的能量,我们只要不去阻拦他,给他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他们自然可以凭着这内在的生机和活力长成很美好的样子。
一棵树,如果没有飓风和暴雨的灾害,总是会直直的向上,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孩子能创造他们自己的玩具,也能创造他们自己。而我的任务,就是掌握好自己的度,在他们还是幼苗的时候,适当地浇水施肥,阻挡飓风和暴雨,但不过度关注和保护,让小鸟和小虫与他们畅快交流,让自然的微风和细雨滋润他们。
我这颗已经成年的树,必然也可以在小树们的影响下,长成更参天茂密的一颗,为这片森林贡献一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