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8,继L7的“如何科学地对自己进行灵魂剖析”之后,我们来到了新的一课——如何科学地扬长避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定位。
此前也做过一个职业方向测试,测试内容非常具体,感觉比较局限,给人贴了“标签”。昨天和今天的测试中,相信大家如果在之前就尝试过对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职业进行过分析的话,在结果出来之时,就基本能确定这个结果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地方在哪里了。
两次测试中,我对自己的认知更加清晰了一些,也有更多的感悟,比如说:
人是具有多面性的,不能以“标签”来认识人,所以,测试的结果:1、仅供参考,目的在于帮助大家更多地认识自己;2、测试结果只是“倾向性”,也就是基于你的测试问卷,你更“倾向于”什么类型,更“倾向于”适合做什么工作,而不是你“只能”从事什么工作。
这些科学的测试是一种科学的手段,它能辅助分析自我,能帮我们做出更有性价比的选择,能让试错的成本更低。
但是,如果在所有的测试结果和打分情况都毫无悬念地指向A的时候,你内心却在呐喊着“我一定要B”,如果你的信念无比强烈,那我觉得,你非要去尝试一下B,也没有任何问题。
选择没有优劣,请遵从自己的内心,就算是南墙,也得撞过才知道,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