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参加一个读书会时,被人安利到的,说非常喜欢这本书,甚至以这本书作为自己的创业指导。当时我觉得,喜欢一本书很正常,但能做为创业指导就有点夸张了吧,更何况这还是本小说呀。
带着这个疑问我买下了这本书,看完后我发现那人不是在瞎说,如果真能把这本书里传达的思想琢磨透,确实可以做为创业的指导理论。
1、故事的开始源于四个字
这本小说结构不是很复杂,从苏联解体,石油大亨罗家明一夜之间破产自杀写起。为了解决罗家明破产后留下的巨额欠款,他的妻子林雪红找了一切她能找到的人,希望解决这场债务危机。最终被一个叫叶子农的人,给解决掉了。
因帮助林雪红解决掉了债务危机,叶子农直接被三个人看上。一个是从事国际广播电视,《世界风云》的编导布兰迪;一个是当红女星戴梦岩;最后一个是开面馆的老九,人称九哥。
其实叶子农和罗家明仅有一面之缘,当时叶子农跑到罗家明办公室问他借5万,一年后返给他50万。起初罗家明认为这人是个骗子,但又好奇想看看这人到底有什么“高招”,就给了他两千,让他去温州能赚到钱,就给借他5万。结果半个多月叶子农赚了8千回来。经查证后,罗家明直接给他拿了5万。
一年后,叶子农带着50万回来换钱,询问后得知叶子农赚了200多万,罗家明看的出这是个人才,就想拉他入伙去美国发展。但叶子农有自己的计划,给婉拒了。临别,罗家明退回了50万,想求句话,结果叶子农说了四个字:“见路不走”。后续剧情也正是围绕这谜一般的四个字展开了。
布兰迪和慕容久因这句“见路不走”留意上了叶子农,而戴梦岩是看到了叶子农的担当,认为这样的人才是自己的依靠。
当叶子农解决掉罗家的债务危机后,故事就从这三条线展开,交汇,最终发展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2、三条故事线交织到一起
布兰迪对叶子农的好奇,是因为他得知,叶子农花了26年研究马克思哲学理论,认为通过这个人做一个节目一定能获得极大的收益。但最终被叶子农拒绝,因为这和他的立场相违背,也正是这一拒导致事情发展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老九对叶子农,是想通过他的指导,对面馆进行改革。由于慕容久的虚心请教加上与留学生方迪的合作,最终在“见路不走”的思想指导下,成功对面馆进行了改革。老九因诚心向叶子农请教,最终二人成为了好友。方迪在实践叶子农的“见路不走”时爱上了他,同时方迪也是最懂叶子农的人。
戴梦岩对于叶子农,其实是一种占有试的爱。她仅仅看到了叶子农的担当,认为这样的人才能给自己依靠。于是用自己的方式想强行占有叶子农,但也因和叶子农的相处,最终让她得到了一定的成长。
3、到底什么是见路不走
全书最大的亮点是“见路不走”四个字,解释见路不走首先要介绍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以辨别、证明的认识观实事求是认识事物。实事求是是个很大的概念,很原则,很宽泛,同时我们听的太多,也不觉得它有什么特殊的。因此他把实事求是延伸为“见路不走”,这样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所谓见路不走,其实就是要你结合自身,从自身出发去做事,不唯经验、不唯教条。因为每个人的经历、知识、所处环境是不同的,因此照搬成功者的经验不足以让你成功。这些经验、方法只能起到借鉴、模仿、参照的作用。你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于“见路不走”书中是以杠子面打了个比方。试问一碗面好吃的关键是什么呢?
是软硬度、薄厚、宽窄,是给面团做工的方式和方向,是面的结构等等,这些都是满足面最终好吃的条件。那么不管是人工或机器的方式,是不是只要满足了这些条件,不管人工还是机器,都能做成一碗好吃的面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区别在于人工会有受很多因素干扰,就好比今天厨师感冒生病了、或者心情不好、或者太劳累了,都会影响到面的口感。
那如果是机器呢,只要是不断电,就能一直生产。同时也能保证每碗面的量、口感都一致, 机器也不会要求你涨工资、也会出现生病、心情不好什么的。这样一来成本控制了,同时也具备了批量化、规模化的条件。这就是见路不走的思想实践。
老九按照叶子农提供的思路,改革了自己的餐馆,最终和方迪实践成功。
至此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这本书能称为创业的指导理论,因为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自身的条件。同时又太依赖成功的经验、方法,就好比别人推荐一本书,你想都不想立刻去买,买回来后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或者压根看不懂。这就不是实事求是。
所以经验、方法、理论只能作为指导依据。唯有结合自身,审视当下,认清自己,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