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has seen the wind?
Neither I nor you.
But when the leaves hang trembling
The wind is passing through.
Who has seen the wind?
Neither you nor I .
But when the trees bow down their heads.
The wind is passing by.
《中外儿童诗精选》中的署名为“马丽”的翻译:
谁也没有见过风,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树叶沙沙作响,
那是风在吹拂 。
谁也没有见过风,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树向你频频点头,
那是风在吹过。
网络版(一)
“谁曾见过风?
你我皆不曾。
但看木叶舞枝头,
便晓风穿过。
谁曾见过风?
你我皆不曾。
但看万木垂梢首,
便晓风吹过。 ”
网络版(二)
谁曾见过风
你未曾,我,亦未曾
但见枝叶摇曳
那是风在穿梭
谁曾见过风
我未曾,你,亦未曾
但当枝头垂落
那是风,擦肩而过
这里要说到的是现代作家叶圣陶的一首诗《风》,全诗如下:
谁也没看见过风,
不用说你和我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你和我了。
但是树梢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你和我了。
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这两首诗为何如此相像?如果说是叶圣陶和罗塞蒂两人思路刚好巧合撞车,恐怕难以令人信服。那么是叶老抄袭加模仿?
叶圣陶曾说自己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如果我没有阅读英文,如果我没有接触英文读物,我就不会写作小说”,而克里斯蒂娜·罗塞蒂作为重要的英语诗人,要学习英国文学就避不了她。
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这首诗是叶圣陶为了编写《开明国语课本》的需要而进行的改写。叶圣陶本人也说的很清楚,开明国语课本中的文章“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一半是有所依凭的再创作,总之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是抄来的。”这就是说,叶圣陶本人肯定不认可他的这首《风》是“抄来的”,最多就属于他所说的“有所依凭的再创作”。
这样的“再创作”,在今天肯定也是说不过去的。不过在三十年代初期流行拿来主义的中国,估计人们还少有著作权的概念,同时他们可能也会以为英文与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还太遥远,改写一下也无妨。这几乎成了我今天体谅叶圣陶的唯一理由。
我们知道八十年代的中国,就有大批率先学习了外文或出国留学的作家或者学人,因为抄袭和模仿国外的创意或著作而快速成名。但当后来英语逐渐普及,人们很快就心知肚明了,只是互不点破而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现代诗人和翻译家的穆旦,在1944年写下的《赠别》一诗中,就有这么一段:
等你老了,独自对着炉火,
就会知道有一个灵魂也静静的,
他曾经爱过你的变化无尽,
旅梦碎了,他爱你的愁绪纷纷。
当你读了穆旦的这段诗,会不会也让你想起某个诗人的某首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