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锦州、沈阳等地,深入革命纪念馆、河湖治理工程、企业、社区等进行调研。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是基层治理示范社区。习近平先后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群众活动中心和养老服务中心,向社区工作者、幸福教育课堂的师生和老年志愿者了解当地加强基层党建、改善人居环境、开展为民服务等情况。在老年餐厅,习近平向正在用餐的老人们询问饭菜价格贵不贵、社区服务好不好、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
从总书记对老人的关心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年群体是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聚焦老年群体进行专业化服务已经成为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中国人最大的民生,是老人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唯有帮助老年人分担好吃喝拉撒的问题,其他的社区服务才能锦上添花。随着社区70岁以上老人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人因为腿脚不便和记忆衰退,已经难以独自完成买菜做饭,同时伴随的摔跤、磕碰、忘关煤气等安全隐患也与日俱增,而老年食堂可以一揽子解决用餐问题,大幅提升老人生活便利度和安全性,所以为老食堂的建设就成为了解决老年群体就餐问题的有效途径。
组织社会力量加入养老行业。养老食堂的设立是社区养老的一个突破口,是社区养老服务最核心的民心工程,社区要建立养老食堂需要符合“三个有”,即:有居民需求、有使用场地、有财政预算。要发挥社区优势,根据社区服务场所实际合理设置食堂位置,还可以整合社区资源,通过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养老行业,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东昌区依托好帮养老公司,在辖区内建成了3处养老食堂,正在建设的还有4处,年内将全部投入使用。社会力量的加入,大大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并且在社会上营造了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公益属性是养老食堂必要模式。养老食堂是新型助老模式,无论是社区还是社会力量都应该遵循其公益属性。但是没有钱的食堂是办不好的,纯公益性的食堂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必然出现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准逐年下降,硬件设备和用餐环境不断老化的恶性循环;而完全市场化的老年食堂则会演变成中式快餐馆,基本丧失了公益性和服务性的初衷。钱的问题,背后也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唯有具备长期发展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老年食堂才能真正长远发展。
专业服务守护“舌尖”健康。养老食堂为老年群体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更要注意食品健康安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卫生监管部门等需要充分发挥作用,对养老食堂的监督管理要提前介入。由于老年食堂的餐饮属性,对所在建筑的位置和空间都有客观的要求。从空间规模上,除了充足的空间保障配置消毒间、操作间、切配间等功能区域,还要确保运送食材、制作菜品、买饭用餐等环节的动线流畅;从空间功能上,要预留厨房的上下水和油烟管网,并评估对周边居民的噪音、气味、油烟影响。空间的保障是老年食堂高品质运行的基础,建议在未来社区土地出让和规划设计阶段,就提前要求出让地块的部分商业用地或部分社区所有用房应具备转型为老年食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