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在25岁时就死了,但在75岁时才被埋葬。”这是富兰克林的一句话,他所描述的这种状态与现在年轻人的“丧”很像。
在生育税、房租上涨、消费升级引起一番热议后,最近“丧”这个话题再次引发网民骚动。
从网友的评论中可以看出,
很多年轻人丧言丧语随口就来。
那么,丧的人都有哪些典型特征呢?
大叔今天梳理了6大特征
看看你中招了吗?
丧的六大典型特征
ONE
重度依赖手机
离开手机,好比鱼儿离开了水,
简直没法活下去!
TWO
精神无力
一年四季都是困的,
只有躺在床上的时候最清醒。
THREE
沉迷游戏
游戏越玩越上瘾,
越陷越深。
FOUR
不愿动弹
不吐槽,无社交。
也不是认可,只是懒得反驳。
FIVE
缺乏欲望
终极信仰是: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明天和后天的苟且。”
six
特别懒散
知道自己需要完成什么,
但身体往往不受意识支配!
丧——90后的通病
丧,可以说是所有典型负能量的集合。在度娘上,丧文化是这样解释的:
指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活着,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下去。通常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
其实,丧文化在早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流行,并在表情包、动画片和艺术作品占据了一席之地。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马男波杰克、佩佩蛙、咸鱼和懒蛋蛋,统称丧届四大天王。
丧代表的格言
如果说,曾经在朋友圈盛行的心灵鸡汤是温柔的抚慰,那丧格言绝对称得上是“鹤顶红”,因为它从不轻言细语,而是直接给你一巴掌,不仅猛烈、沉重,还带血。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那你还努力干什么。
被生活打趴下的时候我才发现,趴着挺舒服。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不努力一定很舒服。
现在银行卡密码都不想设了,用六位数去保护个位数的存款,想想都心累。
只吃沙拉是不可能减肥的,没看见牛吗,它们只吃草。
愚蠢没那么可怕,毕竟水母没脑子也活了6.5亿年。
年轻人为什么丧
丧,时代重压下的产物
丧文化的流行,可以说是时代重压下的产物,它起源于我们对自己的捆绑,太多要待攫取的物质,太多需要我们去依赖成功才能证明的价值,太多需要去拼命奋斗才能取得的东西、太多的责任需要去承担……
而在90后一代中,最年轻的一批已经在2017年正式成年;另一端的90后有的已踏出校园,在职场中初露锋芒;有的已结婚生子,步入新的人生阶段。
从未成年到成年、从学校到社会,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社会竞争都转化为无形的压力,结结实实地压在他们身上。
长此以往,90后们的无力感加深,迷茫、焦虑、甚至是自我怀疑的情绪逐渐凸显,也就是大众所标签的“丧”。
丧,其实是年轻人的温和反击。
与70后、80后想比,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他们个性更加张扬,偏好特立独行的表达,常常直言不讳地吐槽、用表情包传达不爽、消极的情绪。
因此,当丧文化在网络兴起并传入中国时,作为动画、电影的早期消费者,90后顺其自然地成为首先被侵蚀的群体。而在社会大背景下,这种“丧”正好填补了90后的情感需求,能够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所以在网络上,他们通过一系列的“丧”进行自黑、嘲讽,释放自己的情绪,表达对现状的不满和抱怨。他们不是真正的悲观,他们是对既定生活的温柔反击。
有些丧,是一种高级的炫耀。
90后大多是独生,从小就和“别人家的孩子”一起竞争,长大了找工作也少了很多“稳定挣钱离家近”,逆天的房价更是让他们望而止步。
他们一直承受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但也正是身上的重量才给了他们肩膀的力量。
那些一直说躺着舒服的人可能半年之后有了自己的一家公司,那个可乐泡枸杞的男孩可能成功跳槽进了五百强,那个葛优瘫在床上敷面膜的女孩可能已经月入十万……
丧到你觉着他可能活不下去的时候,他突然带着金表穿着貂出现在人前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九零后丧的很高级。
丧的表象下面是坚定的目标、默默的付出,直到有一天的云淡风轻。
生活本身面目狰狞,丧能撕掉那些虚假的美好。
抛弃那些无人不知的大道理、大梦想,在低头自嘲的时候,想想切实可操作的指南。
我们不反对鸡汤,我们只是反对虚假的美好;我们也不支持垂头丧气,我们只是想让你低下头来思考。
在毒师看来,那些口口声声说着自己很丧的年轻人,或许只是暂时对未来失去了些许希望感,并不是真的丧。而当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真正感到兴奋的事情上,这个过程,会让他们感受到希望,而丧也就不复存在了。
最后,希望你不会是一个要死很多年再埋葬的人。
人生有一万种可能,丧一会之后,再去尝试下一个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