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越容易发脾气的妈妈,往往输得越惨。
输了什么?
一是输掉了自己的时间;二是输掉了自己的情绪;三是输掉了家人对她的喜爱与尊重。
那是不是妈妈们有了负面情绪就只能忍着?
当然不是。
对于妈妈们而言,真正的情绪管理,绝对不是一个“忍”字。
如果我们想从根本上控制情绪,那便要学会合理发泄自己的忍耐与不满,而不是积压。
小情绪会表达,大脾气才不爆发。那么管理小情绪最好的办法,便是让情绪流动起来。
如何让情绪流动起来?
1. 吼完后的安慰与道歉更重要。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在被吼之后,最担心的问题是妈妈还爱不爱我。
倘若你控制不住吼了孩子后,记得事后给予孩子安慰,告诉孩子你依然爱TA,并为自己一时的冲动道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让孩子对妈妈产生恐惧。
2. 及时转移注意力。
很多妈妈在面对孩子犯错时,总是忍不住新账旧账一起算。其实面对孩子犯错,不想出现吼骂失控状态,妈妈们可以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孩子犯错,让孩子自己先回房间反思,或换孩子爸爸来处理。
3. 多进行转念作业。
孩子犯错时,学会用转念作业来转换思维角度。
例如,孩子犯错,你希望怎么样?是打骂孩子一顿?还是吼孩子一顿?抑或希望孩子承认错误道歉?
在内心回答完这些问题后,就把这句话反转思考。把“孩子”换成“我”,例如,“我希望打骂我一顿“、“我想要我承认错误道歉。”
而后,根据转念作业后的感受与想法,理智采取下一步行动。
4. 适时隔离。
很多时候妈妈之所以对孩子的小错不能容忍,在于妈妈与孩子相处的频率和时间太长。
偶尔适当与孩子分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在其他空间放松后,再回到孩子身边,才会倍觉孩子可爱易相处。
5. 记录感受。
管理和调整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觉察情绪。而记录感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情绪觉察的方式。因为记录,可以让情绪“被看见”。
当你拿起笔的时候,刚开始可能会写自己的情绪,但写完感受和情绪,便会变得理智,在多次记录中,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实现情绪管理。
6. 疗愈心中曾受过伤的小孩。
每个成年人的心目中都曾住着一个小孩。童年期受过创伤的成年人通常会无意识把原生家庭受到的伤害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这意味着,如果妈妈曾经在原生家庭里被吼骂长大,那么妈妈可能也会控制不住用吼骂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
所以,妈妈在抚养自己的孩子之前,要先去疗愈自己内心的小孩,跟小时候被坏情绪缠绕的自己对话。
只有妈妈内心的小孩得到疗愈,妈妈才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抚育好自己的下一代。
著名教育专家乔艳坤曾说:
母亲是大地,爸爸是大树,孩子是枝芽。家庭教育其实并不需要父母多么的“优秀”,一个有着平和态度,情绪稳定的“正常”妈妈,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育儿等于育己,孩子的成长之路,也是父母的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