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成甲写的《好好学习》这本书,我首先是看他附送的《好好学习 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精华解读本。《好好学习》这本书说的就是“认知改变”,“习惯改变”,“方法改变”的内容。这本书最好看的地方在于他没有操之过急告诉你如何去进行知识的管理和精进,而是用黄金思维圈的方式告诉你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管理和精进,层层拆解,深入分析。怀着感恩之心,虚心学习的态度,的确学到不少东西。知识点很多,愿我能够一章章去分享,把自己感知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章节内容
第一章:知识管理和知识优势
介绍为什么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临界知识威力巨大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影响。
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的时代,我们拼的是对知识的管理,而知识管理的核心已经不是单单的收集分类保存,而是将认知数量维度提升到认知深度。
既然要提升认知深度,那么我们最起码要知道什么是“深度认知”?
举个书本的例子:为什么北京房价没那么高?
回答一:都是炒房团搞的。(此为简单回答)
回答二:北京的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力人群有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价格。(此为深度回答)
从形式上看:深度回答分析具体现象过后找出抽象规律;
从回答思考方式:答案依托试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
从答案效果:能够普遍解决类似问题,在普遍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当我们知道了“深度认知”的概念,我们就衍生出文章的核心词【临界知识】:经过深度思考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者定律同时能够改变你行为的决定信息。
我们掌握了临界知识,开启“四两拨千斤”的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然而,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提升学习层次。在这期间,会出现一个现象——学习层次会出现上不去。我们先不急着说怎么解决“学习层次上不去”的现象,我们先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学习层次上不去?这里文章讲述了一位90后的李叫兽的案例,一位2014年毕业,2015年就开始给营销工作多年的“老司机”指路,他所做的营销文案、广告没有哪个概念你是没听过的:市场均衡、复利效应、边际成本……只不过我们是看到它们才想起它们,而不是遇到问题时它们主动出来。所以,“学习层次上不去”的原因在于我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把知识独立起来学习而没有将知识之间的本质规律进行联结运用在生活工作当中。
提升学习层次的办法关键在于 ,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从而提升认知效率。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学习哪些知识来提升认知深度和认知效率。在学习知识之前,我们要进行筛选:究竟哪些知识值得学习?
这里不得不提及文章中讲述的“斜杠青年”这个例子,一个被年轻人青睐的身份。怎样才能够成为斜杠青年?在这里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尝试多个行业,技能学到各种知识,开阔眼界,又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增加收入。在多个兼职情况下,所谓的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增加的往往是一个“能力假象”,你的认知并没有深度,更多的只是经历了一下。所以斜杠是结果,不是原因。当你看到别人跨界从事多元领域的工作时的风采,羡慕不已,并立志要追求多元学习时,请你行动前分析别人背后的原因——其实他们是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提升了自己认知的深度为前提才能够做到跨界从事多元领域。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因此,在筛选哪些知识值得学习的时候请别盲目追求多元学习,而是需要将知识学到极致,提升认知深度。
那么,怎样将知识学到极致?这不仅仅需要学习专业领域知识,还需要多元跨界。这里的多元跨界在书中被生动形象地描述为“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想要把事情做到极致,将知识发挥到淋漓尽致,就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这一点,一定要突破专业限制。不被标签框定我们的可能性就不会只学习标签内的东西,从而避免知识学习的死循环。
既然我们要将知识学到极致,那么我们就来了解学习一下“无用”的事情。在成甲看来,各种表面上不相干的知识,其实底层都会联系在一起。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前期学习古筝,从指法开始到曲目的情感表达演奏,现在学习书法,我就会通过学习古筝的经验,重点掌握书法的笔画同时注意写字的节奏轻重。笔画就像古筝指法,是基础是重点,稳打稳扎练好基本功为写好一手好字打基础。而节奏轻重就是就像古筝中演奏中韵律的起伏,是灵魂,体现自己的个性,属于自己特有的象征。表面上看,古筝书法是不一样的兴趣,实际上底层的学习方法是有规律可循,能够融会贯通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能力,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沟通谈判;
(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比如:能够在一个领域,跨学科地思考、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
(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比如:能分析事物发生的根本性原因,能总结出普遍影响这些食物的规律的能力。
对于“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我们应该学习以上三种能力,同时要考虑时间的投入。利用二八定律可知: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迎刃有余。
以上就是《好好学习》第一章的内容,而第二章则是说,当我们决心学习临界知识,我们具体应该怎样操作?下一篇文章将会进行分享……
读后感
通过阅读《好好学习》第一章,结合思维导图,简单概述第一章内容,其实就是——突破专业界限将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知识学习到极致并且掌握其中的临界知识,让自己深刻理解底层通用规律,从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会从一名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他是用怎样的逻辑一步步阐述关于“知识管理和知识优势”。我会发现他的逻辑是:
成甲对于一个观点的阐述,并不是一开始就教我们怎么做而是通过三方面的思考逐一剖析,层层深入去讲解:
1、【WHY】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
——因为要提高认知深度。
2、【what】什么是认知深度?
——导出知识的核心点“临界知识”
3、【How】怎样去学习“临界知识”
活学活用
节选在得到App上有一段音频:《沟通技巧:对方突然生气怎么办?》的部分内容
我们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遇到对方暴怒,控制不知情绪,我们该怎么办?他引用了《好好说话》有一章的内容转述了一下建议:
1、给自己做心里隔离。分析对方生气的真正原因【why】。比如说我们在职场中可能遇见过难缠的客户,你可以试着寻找对方话语中的高频词汇,如果对方总是说【What】“不值这个价”、“宁愿毁约也不会付款”,你就知道对方发脾气不是针对你,而是对价格不满意,就可以进入【How】解决问题的环节了。
(1)【Why】分析对方生气的真正原因;
——注意高频词汇
(2)【What】出现哪些高频词汇
——“不值这个价”、“宁愿毁约也不会付款”
(3)【How】针对价格诉求进入解决问题的环节
最后,愿我能通过《好好学习》这本书学会沉着冷静分析问题的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发掘事情最底层的核心规律,提高认知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