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年会和2018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18CCCP&SCC)圆满落幕。在此期间,爱特生康成为行业专家及参会者关注的焦点。
一、高峰论坛
应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韩雅玲博士邀请,4月7日广东爱特生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加由韩院士主持的《互联网+心血管慢病管理》专业高峰论坛,并作《企业在互联网+心血管慢病管理中的作用与经验分享》主题演讲。
爱特生康董事长上官建强、CEO钱思炜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韩雅玲博士汇报爱特生康在“互联网+心血管慢病管理”领域的创新做法。韩院士对此表示充分肯定,并邀请爱特生康共同参与由韩院士主持的国家卫健委“十三五”重大课题的专项研究。
二、创新模式
为了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让医生更高效、让服务全覆盖,爱特生康努力探索、践行“互联网+心血管病”医疗服务创新模式,服务惠及广大心血管病患者,与会专家对此表达了肯定,并纷纷题词鼓励。
三、现场采访
Q:您的患者对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视程度是否达到了您预期的水平?
A:就目前来看,心血管方面的知识普遍都很缺乏,尤其是预防方面依从性差,不是出血就是停药,而且城乡差别大,这一块儿是亟需加强的。
Q:请问您是怎么看待医院、患者、院外服务机构(医生助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A:目前还没有达到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配备一个医生助手这个情况。(院外有监管的话)我们轻松患者也轻松,当他们没有被及时回复信息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自主解决一些问题。
Q:如果有平台能够给患者进行免费的抗凝知识教育,您愿意引荐给您的患者吗?
A:如果对患者非常有用的话,我会推荐给患者。我觉得这方面不仅对患者,对我们医生来讲也都是比较好的,医生可以学习,学习了之后教给他们,他们也可以自主的学习。
Q:请问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不需要定期监测的这个情况,您是怎么看待的?
A: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我认为只要是新型的抗凝药都需要监测,不能说一概不监测,不过监测的频度呢,不需要像华法林这么频繁。我个人的意见呢,认为还是要监测,是半年还是一年,或者几个月监测一次,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决定。
Q:现在很多医院都设有华法林随访小组,从医护人员角度来讲,是不是也反映了医院现在也越来越重视患者的院外抗凝监护呢?
A:是的,对于任何的药物,院内和院外的监测都非常的重要,临床医生在大量的工作之后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除了院内的效果外,院外的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Q:有什么对患者想说的?
A:首先,生病不是患者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要大家一起来关注和帮助他;其次,希望大家都要多重视自己的身体,好好跟医生配合,管理好自己;最后,华法林,它既可以抗凝也容易出血,所以只要控制好,这一点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当然也可以借助于一些我们的健康助手啊,来帮助自己把这个事情做好。
对抗凝的深入,对血管健康重视尚未完全普及,提高基层抗凝医疗水平,改善心血管疾病康复服务资源不足的现状,推动基层(乡村)抗凝服务与人才建设升级就显的极其重要。
爱特生康视“提升全民抗凝防栓知识水平”为企业社会责任,通过聘请抗凝大使、定期开展科普教育、协助地方政府对辖区重点人群进行抗凝筛查等,帮助广大老百姓掌握正确的抗凝知识,提高抗凝意识,提升知晓率,增加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