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就踏上了三尺讲台,四千个日夜的摸索,让我少了年轻时的那分暴躁,多了一分耐心,对孩子也有了深切的爱。
2018年的秋天,我接到学校通知接一年级班主任,听到这个消息,我内心很是忐忑,因为从教十余年,这是我第一次与六岁的孩子打交道。都说万事开头难,的确,当我第一次与这群猴子见面时,我惊呆了,不是因为他们有三头六臂,而是他们太“能言善道”了,上课铃响了半天,他们还三五一群地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而我的声音在教室里犹如一粒石子投进了大海。我知道这个时候声嘶力竭地去制止他们,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于是我就用薛瑞萍老师《日有所诵》里的儿歌来吸引他们,当我把《螃蟹》这首谜语歌抄到黑板上时,教室里叽叽喳喳的声音都变成了读儿歌的声音,第一节课我们就在儿歌声中结束了。
面对这一切,毫无低年级教学经验的我,不知道从何下手,于是我就一点一滴地去教他们规矩。但很快我发现,一个四十多人的班级,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开始“招兵买马”,刚开始先招来了几个小班长,轮流值班。而其他的小朋友因为没事干,总是捣乱,于是我把班里的事情细化到每一个孩子身上,让班里的孩子树立起“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主人翁意识,班里的小孩都有事做了,那琐事自然也少了很多。
可孩子的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无法长时间的坚持某件事,在我反复说教无效后,我就开始反思:为什么控制与说教的德育常陷入无效呢、因为它不入心,激发不了孩子的内在动力。
常言道: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那怎么育新心呢?汉代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既然可以医愚,那也应该可以育心,于是我决定从“书”入手,营造“阅读悦美”的班级文化,以书促学,以书促情,以书促长,以书育人。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刚开始,我领着孩子看绘本,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此同时,我会根据不同的节日或季节给孩子布置手抄报和写绘作业。等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阅读底子后,我开始让孩子们自己去创作。去年的秋天,我领着孩子们看了绘本《落叶在跳舞》后,让孩子们做了一次树叶画。孩子们听了,兴奋极了,当时政阳非常坚定地说:“老师,我要做一本书。”其他孩子听了,有的表示很惊讶,而有的表示怀疑,我没有发表观点,但我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到。果然,周一返校后,他真的带来了一本书,并且设计好了封面,书名,就连出版社也设计好了,虽然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甚至还有一些错别字,但我还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有了政阳这本书的鼓舞,其他孩子也纷纷大展身手,一场盛宴,让我看到了一个别样的秋天,一场盛宴,让我看到了一群多才多艺的孩子们,一场盛宴,也让我看到了无数潜力巨大的小作家,打铁要趁热,趁着这群孩子还没有褪去创作热情,我又在班里开展了“争当小作家”的活动,孩子们的潜力真的是不容小觑,短短一周的时间,孩子们利用休息时间,就创造出了一本本独一无二的作品。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现在,我们班孩子书包里每天都会带上一两本课外书,书已经成了他们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我要说“读书破万卷,行为要改变”,书读多了,路队走齐了;书读多了,教室干净了许多;书读多了,同学之间的纠纷也少了许多。当然这仅是一部分孩子的改变,每个班里都有几朵迟开的花朵,爱花人士都知道,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花竞相开放,而班里的那些学困生就像沉睡的花儿,不是不会绽放,而是季节未到。我经常在班上说: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努力的孩子,只要你尽力,奖状总有你一张!经常给孩子们这样的心理暗示,孩子们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再加上小奖状的诱惑,孩子们学起来劲头也就大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也是一项重要课题,所以从第一次班会开始,我就对家长表明:我与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学校,我会真正的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护、去教育,而你们要做的就是配合。我在学校栽下了一棵爱心树,家校合作才能孕育出五彩缤纷的四季花。
去年的六一儿童节,因为我家离学校远,没办法利用周末排练节目,于是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班的文艺委员紫帆,本来我没报多大希望,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微信群里一直在响,我打开一看,原来文艺委员在群里召集演员,八点半左右,家长们都把孩子送到了排练场地,因为有些孩子家比较远,接送不方便,紫帆奶奶便准备好了午饭招待孩子,当我表示感谢的时候,紫帆奶奶却说:这是应该的,举手之劳,不用谢。
孩子们的努力,家长的支持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怀揣着对孩子们的爱,努力钻研,花开有期,但我对孩子们的爱是无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