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新手妈妈,娃刚刚满4个月。在这不同寻常的4个月中,我经历了天翻地覆的疼痛,也品尝了初为人母的幸福;熬过了夜奶的艰辛,看过了凌晨1点、2点、3点、4点的城市夜空,也体会了拥她入怀的甜蜜和满足。我想,痛并快乐着,就是所谓圆满的人生吧!
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负责任的父母也分层次。第一层是愿意为孩子花钱的父母,第二层是愿意为孩子花时间的父母,第三层是肯为了孩子学习的父母,最好的父母是肯为孩子改变自己的父母。反观我自己,前两点不用说,我想我做到了第三层,也正在第四层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还在孕期,我就开始看育儿书籍了。我们这一代新爸爸新妈妈,好像都比较注重科学育儿,可是当我们在育儿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这些科学知识时,总会招来别人的数落。
科学育儿遭数落,我们心里好苦
长辈会说,“我就是按老方法把你们养大的,现在不也活的挺好吗?”
邻居大妈会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天天看手机,孩子也照着手机上说的养。”
我想对长辈说,没错,我们是被老方法养大的,可是我们活的真的不好。我们只是“活着”,活在别人的期望里,我们自私又脆弱,我们不会表达爱,也不会思考。我最想拥有的能力是老外所崇尚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
我也想对小区大妈们说,当妈后我拿着手机是在看育儿公众号,我是在有取舍的为孩子的阶段性问题找参考答案。比如,娃百天了,该不该剃光头,我看了四家的公众号都列出了剃光头的危害,所以我决定不铤而走险。
我们对孩子负责,难道错了吗?
枕秃就是缺钙?不吃盐就没力气?鼻子上有青筋就是吓着了?临睡前要把屎把尿?这些老一辈深信不疑的育儿方法真的都科学吗?
如果你是科学育儿的践行者就一定知道,枕秃和缺钙没有关系,过量补钙会引起便秘;太早吃盐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鼻子上的青筋其实是血管儿而已;把屎把尿容易导致痔疮和脱肛,而且对宝宝脊柱发育和括约肌机能都有害。
知道了这些,长辈们的老方法我们还敢随便拿来用吗?长辈们带娃有经验,我们是新手爸妈,论经验,我们确实比不过。但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化,知识也在更新换代。如果把长辈们的经验和我们的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在和气的氛围中共同寻找科学答案,结论一致后再用在娃身上不好吗?毕竟,我们的目标都是为孩子好不是吗?
尊重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
在是否要尊重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想所有的父母都是认可的。但是,如果你连孩子身体、心理的发展规律都不清楚,又怎会谈得上尊重呢?
就像我的上一篇文章谈到的,很多妈妈给孩子贴上害羞、内向、不合群的标签,然而真相却是孩子还没有发展到与外人互动的阶段呢!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一味着急、埋怨、指责,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人为导致了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
急躁和埋怨伤了孩子的自尊,数落和指责伤了孩子的自信,自尊自信都没了,还谈什么尊重?千万别做这样的父母:满口是爱,却面目狰狞!
科学育儿让我更笃定更轻松
还记得我产后即将出院那会儿,孩子的黄疸数值是新生儿住院处最高的......说实话,我真的好心慌,六神无主,心被掏空的感觉。为什么?因为我不了解新生儿的常见问题、发展趋势,还有解决办法。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真的是太糟糕了。
看着医生一脸严肃的样子,我和榴爸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就为了这个黄疸,我们打车带着出生才10几天的孩子跑了三趟医院,还没有任何结论。结果,两个星期不到自己消退了。
从那以后,但凡遇到不懂的育儿问题,我都会认真查资料。焦虑的感觉没有了,变得更笃定更轻松。因为了解,所以不再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