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篇文章,讲到一个方程:焦虑 = 不确定性 * 无力感。这两者任何一方趋向于0,焦虑的程度就趋向于0。
</br>
这段时间在忙一个项目,搭建软件自动化部署和持续集成的环境,牵涉到ant脚本,linux操作,shell脚本,jenkins 四大块,这四大块中没有一项是我的拿手菜。
</br>
这项工作如果放在过去,那肯定要焦虑至死,两个数值都很大,太多不确定性和无力感。
</br>
无法预测会遇到何种问题,在不熟悉的环境里,遇到问题最难熬,也许你试遍网络上各种解决方案都不凑效,询问所有能问的人,无从解答,此时什么感觉?眼前一片黑暗!焦虑的整个人像烧焦了一样脆弱不堪。
</br>
然而这次我决定摆脱了焦虑!
不确定性怎么破?
</br>
心态转变:四大块虽然都不拿手,可是特别想把他们变成我的拿手菜!技能的提升一直都是我渴望的!不想变成大拿的程序猿不是好程序猿!
见招拆招:不会操作是吗?代码看不懂是吗?那好,baidu,google是用来干啥的? 查! 一个字符,一行代码都不放过,查到看懂脚本为止。
抱大腿: 对于整个项目来说,个人处在局中很容易迷失方向,这也很正常,不担心,有领导在。找时间、机会多沟通,多问,保证自己不走偏!
严格执行以上三招,在自己能力范围之类,不确定性慢慢变的确定,趋向于很小数值 会是什么样? 焦虑 = 一个很小数值 * 无力感,若是趋近于0呢?焦虑自然没有了。
忙着见招拆招、抱大腿,哪有时间去理会无力感?
我理解的无力感,等同于“有劲儿无处使”,这种状态让人慢慢充满挫败感,很容易走进“我什么都不行”的思维定式中。
消除无力感那就让自己忙碌起来!忙碌也不是瞎忙,有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总的来说,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遇到重大事件,感觉自己很难把握时,我们可以这么做:
拿出一张纸,思考片刻,在认知范围内,列出完成这个事件所需要的所有条件,然后分类:
能满足的
不能满足的
需要怎么做?
学,找相关学习视频,书籍,网页
查 ,百度,google
问 ,同事,同学,老师,领导,付费学习
思考 ,全局思考,方向导向
拿出三部曲:心态转变,见招拆招,抱大腿。
不要担心因为问了太简单被人取笑或者看不起,不明白的及时问,才能更快的吸收内化,过了这个知识渴求点,不明白的依旧不明白,不懂的点慢慢积累多了,无力感就跑出来祸害你的心情、动力。
在我们查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后依然没弄明白时,那就肆无忌惮的发问!思考!再发问!再思考!
重要的是把自己的问题思考清楚再发问.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