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终于出来了,数据整体好于预期,其中的数据我就不具体罗列了,我捡一些我认为比较重点的讲一下吧。
首先,男人比女人多3490万,这就意味着在婚育期的人群中,平均5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男性绝对过剩就会衍生很多的社会问题,对于这点管理层已经有措施了,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具体实施效果还需时间来验证,整体任重而道远。
其次是2020年的新增人口为1200万,这个数字说实话不是很乐观,比19年的1465万下跌了18%,这已经是连续第四年的人口下跌了,而且越跌越快,具体原因都很老生常谈,房价上涨过快,教育资源的快速上涨等等,虽然上面已经有相关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当代年轻人似乎并不买账,结合日本及一些西方国家的前车之鉴,我觉得措施的力度可以加大一些。
新增人口持续下降我觉得是很严峻的问题,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人口结构,老年人太多的话,到时候养老体系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另外关于人口素质的提升,文盲率由4.08%下降至2.67%还是很有意义的。
总结下来,我觉得现在的人口现状是,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转化。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从量变到质变转化的过程。未来经济增长,人口数量已经带不动了,只有靠高质量人才来带动经济。这就是人才的规模增长及充分利用,所产生的超过同样数量简单劳动力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另外关于人口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明面上大家都能看到的是,医疗养老产业或许是未来十年的风口。 “60后”将逐渐迈入老年,医疗和养老产业将迎来黄金机会。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参考下“日出国”是如何演绎的,从数据上看,过去十年间日本股市涨幅接近两倍。
跑出来的牛股首先均是细分行业,围绕老龄化、穷人化做文章,类似百元店、药店、房屋管理、廉价家具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股市中涨幅最大的股票有不少来自建筑与工程行业,而非当下十分流行的消费、医药、养老、二胎等。
所以除了医疗养老产业,养老地产也许也是一个较容易忽略的赛道之一,
目前机构养老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养老地产方面。三种养老机构的普通型和高端型都可以作为养老地产项目开发,为加速的老龄化趋势做好提供养老服务的准备。并且家庭户规模的下降,某种程度上也会预示着在未来,更小的房子肯定会更受欢迎。
短期受到情绪的影响,养老相关概念股会有短时间的局部行情,但时间线拉长来看,哪个细分行业可以率先走出来,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操作上也不必去追热点概念,之前的消费、医药、半导体,火了很久,高位跟风进来的不在少数。但春节后,这类之前抱团的热门票跌幅很大。很多人被美的、平安、三七互娱、上海机场这种票深埋。
投资重要的是坚信,操作受到外界影响很容易翻车,很多人对于高低位缺少判断。往往是跟风赶着高位买入结果被深深埋在坑里,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