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没有心理没有罪

《心理罪·画像》共二十八章,讲述了马凯嗜血杀人案和数字连环杀人案,影片《心理罪》呈现的是第一个案子,它只占《画像》的三分之一。因此,以110分钟的长度,讲好这个故事是游刃有余的,并且还可以用细致精准的犯罪心理学知识,增加推理的乐趣。但显然,导演和编剧想要的更多。

他们没有忘记,观众进影院是为了情感的宣泄。于是,血腥、悬念、伦理,这些最有冲击力的元素,成了讨好观众和卖座的亮点,在《心理罪》中轮番出现。片头为暗黑而暗黑的特效,强行把凶手一拆三的探案主线,和被注射增强针剂的大BOSS终极对决,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导演和编剧既想讨好观众,又要强行掌控叙述节奏,两相碰撞,一部混搭风的非类型影片产生了

受叙述节奏影响最大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因为导演明确表示,《心理罪》是在“探讨人的身体外在和心理”。提及方木这一形象,导演说:

“小说里,他是阴郁、纠结的,这个人物其实是单一扁平的。如果拍成电影,人物就不仅仅是个符号象征,我希能表现出他的变化。”

原著里方木一人独领风骚,影片里则是双男主,开启了比自我救赎更为讨喜的探险-成长模式。小说中的方木忧郁、内疚,性格敏感,导演为了加快叙事节奏,给了他孤儿的身份,阳光、自信的性格和天才的预感,却把因他错误判断而导致陈希的死亡这件事,作为大爆发前的缓冲加速区。


于是就出现了李易峰“从影最佳”的哭戏,之后他又开挂般地勇探孤岛。情节设置没有大毛病,关键在于,方木的复仇摆脱不了报私仇的嫌疑,在明知针剂的力量强化作用之后仍给对手注射,也让观众不明就里。这些不合逻辑的举动直接导致人物塑造的失败。

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一缺点,电影在最后强行升华主旨。远景拉开,秩序恢复,此时方木演讲稿式的心理独白,不知是为了政治正确,还是导演和编剧对自己叙述无力的承认。我只看到,许多观众在此时已经尴尬地起身准备离场。


方木的形象没有亮点,廖凡的演技也救不了邰伟。《心理罪》中所指的“罪”,既指法律意义上凶手的罪行,也指心理和情感上的“原罪”。方木认为邰伟背负了太多无谓的情感,阻挡他接近真相的脚步,犯罪感、愧疚、自责,这正是原著《心理罪·画像》中方木的形象。导演和编剧为了双男主模式,把方木昏暗压抑的那部分,经历连同性格,一起砍下来移植到了邰伟的身上。截然不同的心态和认知,似乎能解释的通,影片开始时两人的敌视。


但在两人互相袒露心扉之后,逻辑的混乱又出现了。影片的本意是让经历失去挚爱的方木与邰伟产生情感共鸣,好为之后两人的并肩作战做铺垫。但细细想来,因错失去父亲/初恋女友,是导致邰伟孤僻自责的“因”,是方木骄傲自大的“果”。影片的原意是打算让方木体味,并认同邰伟,以此磨去他的锋芒,找回对生命的敬畏。

可是,孤岛之战的结果却是方木报私仇、发表“英雄感言”,他还是那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与此同时,“无谓的情感”依然压在邰伟肩上。我们不禁要问,抓住了犯人,就标志着自我“释罪”,自我“赎罪”的完成吗?抓住了一个案子的凶手,就可以把以前的错误一笔勾销吗?

110分钟的篇幅不得不强迫影片结束。同样被节奏毁了的,还有标配的冷面女法医,万茜本可以更骨肉鲜明一点,但为了叙述节奏,导演声称自己不得已略去了她和方木的许多对手戏。


一方面,编剧和导演似乎没忘记,《心理罪》是部悬疑、犯罪电影。

因为如果是本格推理,一定会有严密的破案逻辑,甚至出现多次反转;如果是社会心理,它会放大医生这一行业利用职务便利,暗中进行的残忍勾当,或者给“上头有人”的女富豪多一些发展空间;如果是伦理片,就会出现警察对绝望父亲林海的教化。

这些内容《心理罪》都没有,是能被接受的。

另一方面,导演并不放弃迎合大众,他想摆脱悬疑电影的枷锁,于是在开头蛛网、昆虫的视觉特效上下了大功夫(可是跟影片没有一点关系),又在案发现场的处理上极力渲染血腥,恐怖氛围;不仅加入了警匪片中的跳楼追凶、大量的近身搏击,还不忘《小时代》中的写实场景,又加入了一个会飞的智能小机器人。

对《盗梦空间》的模仿

混搭元素占用的,是观众真正感兴趣的,用犯罪心里侧写破案的过程。

“犯罪心理画像,就是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名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以及人员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进而通过文字形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活动征象的描述。”

影片名为《心理罪》,为了突出犯罪心理学,传统刑侦在这里自然要弱化,只负责实施抓捕和控制等维持秩序的工作。而与传统刑侦逻辑推理密切相关的本格推理,在此也不会出现。

维系整部影片逻辑,只有靠犯罪心理侧写这一学科自身的科学。

导演当然明白,可是为了剧情的节奏,他只能压缩细节。于是,本建立在熟悉楼区分布的前提下实施的抓捕,为赶时间被扭曲呈现为依靠直觉的“左边”;本应“无意”发现的米老鼠纽扣,却像信手拈来;本可以认真展开的犯罪心理知识,却变成故弄玄虚的炫技的筹码。


原作中,雷米借乔教授之口指出:

“犯罪心理画像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后对犯罪进行的,推断或者推测,意见并不是科学的结论”。

但在影片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天才,一个提线木偶式的演员。少了传统刑侦严密的逻辑,心理侧写又因导演野心太大被无限缩减,《心理罪》的整个破案过程,好似一出炫目,但是不切实际的闹剧。

为了迎合大众,导演把大量其他类型片的元素融进电影;为了使这些元素合理,只好花费许多时间处理特效;为了突出“心理”,老套的台词、内心独白轮番登场;为了塑造性格,引入乔教授、陈希、邰父、慢半拍;为了控制整体叙述节奏,心理侧写,这个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被死死压制。


最终也难怪电影出现严重的错位,使得《心理罪》没有心理也没有罪。如果导演要拍下一部心理罪,恐怕要好好琢磨琢磨,想象中的观众的“期待视野”,与实际的相比,差距有多大。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51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0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0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6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0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7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6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3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35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0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6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