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常听见有人这样劝解闹别扭的小夫妻:生个孩子就好了。
仿佛做了父母后,他们性格里的幼稚就会变成熟,暴虐就能化温柔,怯懦就会成勇敢。
事实上,这可能吗?当遇到了不成熟不靠谱不负责的父母时,孩子往往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2019年12月30日,新年前夕,安徽合肥肥东县撮镇某小区一名2岁男童从9楼坠下,当场身亡,现场惨烈,令人目不忍睹。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并不是一场意外的坠亡事故,而是男童父母在一场激烈的争吵后,母亲亲手把孩子扔下了楼。
评论里有网友说:一个女人得有多绝望,才会做出这种事?
可事实上,冤有头债有主,跟她争吵的是她的丈夫,令她绝望的是她的生活,她凭什么要拿无辜弱小生命来泄愤。
表面看,这是一时冲动,情绪失控,实际上,难道不是因为孩子是弱者,好欺负吗?
拿孩子泄愤这事,屡见不鲜。
2019年1月14日,南宁横县男子施某因生活琐事与父母发生争吵,随后,他关上房门,两次将其2岁多小女儿抱起,头部朝下重重摔在瓷砖地板上,造成孩子颅脑损伤。
施某与女友同居五年,两人一直住在施某的父母家中。在此期间,女友生了两个女儿。施某工资低微,养不起家,并且怀疑小女儿不是自己亲生的,再加上父母多次要求他搬走,于是便动了杀机。
天真无邪的孩子,怎么会知道,被自己称为爸爸的那个人,把一切的不如意归结到她身上,要用她的生命去祭奠不堪的人生。
甚至,我们自诩通情达理,疼爱孩子的父母,也有无法控制情绪,拿孩子撒气的时候。
成年人的世界里,谁不是在负重前行。职场竞争,高额房贷,上要看护老人,下要照顾孩子,都不容易。
正如张爱玲说的那句: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当四面压力蜂拥而来的时候,当情绪的垃圾桶已经蓄满的时候,当我们再也无法应付一地鸡毛时候。
无法与我们抗衡的孩子,往往沦为我们宣泄情绪的出口,发泄怨气的工具。
面对老板的训斥,我们唯唯诺诺,毕竟反抗意味着失去糊口的工作。
面对同事的不怀好意,我们会权衡利弊,掂量回击的代价。
甚至是面对陌生人的挑衅,我们大都选择息事宁人。
唯有在孩子面前,我们毫无顾忌,恣意妄为,甚至有时,懒得为自己的邪恶暴虐,找一个合理正义的借口。
一切,只因为他们是弱者。
诚然,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如果父母一味溺爱,不约束孩子出格的行为,那也是件危险的事情。
但教育约束与发泄情绪,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作家毕淑敏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她在《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一文中写到:
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奏效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的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强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教育约束出于爱的目的,而泄愤式的虐打,则是只是释放自我压抑的情绪。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言行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孩子会不自觉地复制父母的行为。
《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里说:孩子其实是张白纸,也没有所谓是非对错的观念,而父母的行为准则便是孩子最直接学习的榜样,包括对孩子的人格健全的塑造,方方面面都来源于父母。
拥有不幸童年的人,在压抑和痛苦中长大,很难拥有健全的灵魂。成年后,他们在人际关系上,工作能力上,甚至在爱情和婚姻里,都有明显或隐蔽的缺陷。
如果童年时,父母能够给予足够的照顾,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成年后即便遇到挫折,也能从温暖的童年中汲取力量。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愿每个家庭,都能成为孩子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