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自卑到什么程度?
张爱玲讲: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的内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其实里面没有爱,只有自恋,极度的自恋,爱的只是自我的幻想。
幻想有一天贫瘠的土壤能开出花来。
但不能这样想。
因为真相太容易灼烧灵魂,如同狗皮膏药粘在身上,还撕不掉。
自卑,本来属于人的性格。
每一个都有,与其他性格,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内心就是厌恶,像不属于自己,像附着在那,极力想要撕掉。
我爱你,与你无关。
说是一种自我感动,还是能够接受的。但里面还有隐形要求,要求别人承认,要求别人赞美,太伟大了。
活在极度的情绪里面,成为一个执念。
自卑,源于攀比,源于嫉妒。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总要比别人强;然后发现,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牛人,都比不过。
只要攀比的心理还在,就永远有自卑。
500年才出一个圣人。
越是执着在里面,越会失去自己,因为不管怎么比,都是一个输;意识到500年才出一个圣人,其实自卑不自卑不重要,只是好笑。
很多人就是这样活着,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只是一种生存方式,或许是现实过于沉重吧。
情绪终归是情绪,幻想再美好,对于现实困境,终究于事无补。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一方面自卑是镣铐,通过自我幻想的方式,掩盖不敢,不能的现实;
另一方面也是方向,不想被约束,所以人们喜欢积极,自信,大方。
问题也就出在自信。
当一个人不能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所谓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是否定自卑。
好像自卑是一种毒药。
要知道自卑是约束的同时,更是敬畏,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总有人比自己强,总是做不到的事情,总有不能碰的界限,要保持足够的敬畏。
然后寻找出路。
就像河流要奔向大海,九曲十八弯,最后最后都要往前往下流,不能一直停留在某地,也不能一直在一个地方转圈。
所有的情绪都是预警,自卑也不例外,就是不要困在里面。
要么想办法突破,让自己强大起来,解决面对的问题;
要么是换一条路,要的是更美好的生活,不一定走这条路。
弘一法师说: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当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天地都是你的。
越想更自信,越失去了自信。
人性是复杂的,有各种情绪心理,要允许一切的发生,尤其是负面的情绪,让它们自由流淌,不要过度情绪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