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旅行途中,突然想宅着不出去的经历?
旅行的真相是,不论你走多远,遇到的仍是旧自己。在家宅的,出门在外也会突发,复发,周期性发作。
从13号到21号,这是我滞留威海的第9个夜晚,期间没有出旅馆一步,连楼梯都没下过。这么多个日夜,时间都去哪了?我把自己沉浸在,麻痹在各类小说,娱乐节目中。每天晚上我都对自己说,明天一定要走了,然而到了第二天,总想着先看完剩下的半本小说,或者先洗个头,就这样挨到中午,感觉已经赶不及12点前退房,又再逗留一天,再次下决心,明天一定走。
这个拖延症,掉链子的毛病,大概从小假期末尾赶作业就埋下了祸根,到大学猖狂到极点,工作后稍有收敛,离职后又旧病复发。
如果这是埋伏在我身体里的病灶,那什么是触发它的病因?失落,自我否定,想偷懒一下的心情,或者还跟姨妈前后激素紊乱也有些关系?o(╯□╰)o
享受孤独
出门在外,特别是离职后长时间出行,孤独是我首先要学会享受的。
朋友圈,在出发前是最热闹的,所有听到出行计划的人,都会或羡慕或好奇的来一句,那时大家仍在同一个世界。
旅行途中,是不好每天发朋友圈的,一个人家不爱看,另一个人家看了不回复,自己也是不好受的。
出来2个月,到而今,是差不多生死无人问的程度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碌,换位思考,如果我在上班,也是没空去想一个在外“逍遥”的朋友的。
(关于孤独,插一个心酸又好笑的事,独自玩了一个多月后,有一天跟个妹子搭伴一起玩,路上也就些正常交流,偶尔多聊几句,居然发现喉咙哑了……)
享受孤独除了死撑着,大叫几声“我享受↑”以外,大概是要创造出些点子来的,例如在微博或者豆瓣上,跟陌生人或者只是跟自己聊聊旅途见闻。
接受自己
自我否定是一件很打击士气的事。原来在自己心中自认为有一米八,突然浓缩到一米二,虽然是自己下的手,但那惨样连自己都看不下去,逃避是下意识的反应。在打击过后,认清自己,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某一方面就是存在缺陷,就是不如人,然后能拔高拔高,还是比不过也不用沮丧,不要以己之短克人之长。
克服懒惰
人最大的幸福感来自于自我控制,控制作息,控制体重,控制自己的决定。所以要给自己定规矩,训练自己。例如,休息可以,不能超过1天,具体标准取决于你想要达到的目标。当然也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可以分步完成,允许犯错。
永远不要为逝去的时间哭泣,因为当你哭泣的时候,时间又从你掩面的指缝中漏出去了。
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只要还活着,剩下的时间便全是机会,而放弃就是不战而逃,注定失败。
死宅自救方法,大概是要找出自己想宅着的内在原因,逐个攻破。当然第一步,是要把自己从自我麻痹中解救出来,例如看小说之于我。记住结束死宅的第一步仅仅是打开门!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有人协助就更好了,双人或多人出行的话,人家搭把手就把你拉出去了,哈哈哈。。。
2017年8月22日凌晨
威海新主题青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