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前做了大同的攻略,因为一些原因没能成行。没想到今年火成顶流。十一前一阵子,犹豫了好久要不要去,最终还是决定去凑一凑这波热闹,见识见识某款游戏的影响力。
DAY1.大同博物馆-北魏明堂遗址公园
清晨六点半,一路向西出发,经过4个小时的车程,非常顺利到达大同。大同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古代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错带,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舞台。在历史长河中,这里曾是北魏国都、辽金西京、明清重镇,是4-5世纪丝绸之路、明清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
第一站,我们来到文瀛湖畔的大同博物馆。这块区域是大同的文化地标,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星罗棋布。大同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基本展览分为代地沧桑(一层)、北魏平城(二层)、辽金西京(三层)和明清重镇(三层),将大同自远古至明清的历史娓娓道来,重点反映晋北地区民族融合的发展历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繁荣。镇馆之宝有春秋蟠虺纹铜鼎、汉代铜博山炉、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石雕棺床、北魏玻璃瓶、辽金时期华严寺鸱吻,等等。作为北魏时期的都城,北魏平城展览是精华中的精华,生动再现了北魏时期灿烂的历史文化风貌,镇馆之宝也基本都在这个展厅。
最著名的就是1965年在大同石家寨发掘的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文物。司马金龙墓是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的合葬墓。出土的5块彩画漆屏风木板,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文物名单,其中3块在大同博物馆,2块在山西博物院,由于漆画比较娇贵,目前基本上是陈列展出复制品。彩画漆屏风各段描绘帝王将相、列女、忠臣、孝子、圣贤等传统故事,这些故事大多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和刘向的《列女传》,绘画风格接近《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是少见的北魏书、画和木雕艺术珍品。
司马金龙墓的石雕棺床,堪称北魏时期石雕艺术精品,雕有13名伎乐童子和各种珍禽异兽,童子所持乐器既有中国传统的排箫、横笛,又有龟兹、西凉等西域民族的筚篥、琵琶等,体现了北魏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
司马金龙墓的出行俑阵陈列于长长的斜坡形展台上,238件陶俑整齐排列、威风凛凛,包括导骑俑、骑马仪卫俑、步行仪卫俑、步行戎装俑、侍从俑、甲骑具装俑等。俑阵的队列承袭汉文化礼制,着装又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是当时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产物。
北魏玻璃瓶,色泽蔚蓝,表面泛着蛤蜊光泽,其中既有异域风格的器型,也有与北魏平城陶壶形制相似的玻璃壶,可视为利用外国技术在本地生产玻璃器的物证,被亲切地称为“一眼千年的北魏蓝”。
从远古的代地,到北魏的平城,从唐代的云州,到辽金西京,从明清的九边重镇,到当代“煤都”,大同这片土地见证了金戈铁马、烽火连绵,也见证了商贸兴隆、文化昌盛。参观大同博物馆,看到了文物之美,也看到了历史之美。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北魏明堂遗址公园。明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礼制性建筑之一,是古代帝王祭天祀祖,举行朝会、庆赏、选士等大典的场所。北魏平城明堂是中国四大明堂中唯一在原址修复完成的明堂,是全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城遗址的城内标志。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完成于太和十五年(491),北魏末年毁于战火。1995年发现遗址,遗址外圆内方,占地面积达百亩,中央是一方形夯土台基,是主体建筑“明堂”所在地,据考证,建筑规模相当于现存北京天坛的3倍。“乐府双璧”之一的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有一句:“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讲述的就是花木兰替父从军胜利归来后,在明堂觐见皇帝的场面。现在的北魏明堂建成了公园,正中是北朝艺术博物馆,东北角是北朝明堂遗址陈列馆,还能依稀见到当初的台基、柱础、排水等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