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反应孩子学习动力不足,自己已经尝试了很多办法,操碎了心,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1.孩子上学是为了什么?家长和师长的爱和尊重,他们得到了吗。
我们要做一件事情,我们总得要知道我们为了什么,我们做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是吧?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得到了什么?孩子能够从学习上得到什么?我们上班可以得到工资的收入,有了工资的收入,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就有保障,我们就能够照顾孩子,照顾家庭,让这个家庭能够延续下去,这个是我们上班去工作的动力,也是我们坚持的理由!假如你去上班,老板给你画饼充饥,一直不给你工资,你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任劳任怨,然后白天工作,晚上也加班,牺牲自己不可能,如果能够做到这个的话,它就不是常人了。我们做事情肯定要去考虑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我们为了什么?我们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去做一件事情,并且这件事情它占据了我们人生的绝大部分的时间,它剥夺了我们的兴趣爱好乐趣。我们的休闲的时间。好,我们来看孩子,他通过学习这个过程,他得到了什么?它有得到快乐吗?没有,相反她的快乐被剥夺了,他不能玩,他不能过自己想过的人生,他必须每天都在大人的这种要求底下学习,他不能去做他想做的事情,比如说去玩游戏,出去跟小伙伴去玩的,甚至他想静静的看一部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得到了什么?它有每天有工资收入吗? 没有,他得到的是父母给他勾画的一个考上大学之后最终找份像爸爸妈妈那样找个每天抱怨的工作的虚幻未来,这个未来是他不想要的。
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她意识不到,她能勉强去学校的话,是因为家长、师长的期待和同龄人相比的自尊心。她如果不去学校的话,也无处可去,也可能失去来自各方的爱和友情。去了学校,老师对他学习不满意,父母对他学习不满意,两方面的重要的需求,就慢慢地削弱了他继续学习的最重要的两大因素,慢慢的她发现说没有结果,得不到家长和师长的爱和肯定。得到的结果是老师的批评,妈妈的控制,妈妈的唠叨,那你觉得这样情况下他是更有学习的动力,还是没有学习的动力呢?它的表现已经很好的说明一切了,他没有学习的动力,他就是想要得过且过,他就是因为你的不厌其烦,所以才学习的。他为什么要答应说我明天就好好学,但明天却没有履行这个承诺呢?那是因为他的承诺是因为你的不胜其烦,他烦死你了,所以不得不说答应你,我明天就改。
孩子的敷衍的是真实的想法。你想要让孩子努力学习,本身愿望是好的,但你却走到了一个让她不愿意学习的一面就是你持续的去聚焦他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你持续的聚焦他的不应该。 她学习那么差,那么不认真,他就应该好好的去学习,认真的学习。我这么用心地来帮助你,提醒你就应该要好的学习,然后你答应过我的就需要去承诺。你总是聚焦在他的不应该它的不够好。所以你在学习上,你有给到她想要的一种肯定鼓励和正能量的加持吗?没有,你一直在打击他学习的兴趣,打击他的士气,打击他的自尊和自信。如果你继续这样子做的话,出现的情况就是他对学习的那种厌恶感越来越强,然后他对你的那种任务感也越来越强,进而他就到了叛逆期,他就根本就不听你的了。
2.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责任回归到自己,上游上改变自己
家长依然依然没有悔悟,按照自己的模式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自尊心。家长无法控制自己,因为家长习惯了打压方式,孩子就越来越压力,越来越不想学。所以我们需要从上游去解决问题,不能够从下游去解决问题。什么叫做从下游解决问题,就是看到孩子问题表象,找到孩子问题的表象原因,从孩子方面入手,想要通过负面的这种情绪去操纵孩子。这样的结果适得其反。你需要从上游去改变自己,通过学习你要看到孩子的不容易,然后你只聚焦在孩子做得够好的地方,并且让自己从心底里边去认同孩子在这个部分做的是不错的孩子,还有一些好的地方,她是表现得很好的,然后孩子暂时的一些不足,其实这些责任也不完全在孩子。把责任回归到自己,找出自己的问题,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地真正从心里爱孩子,修复亲子关系。
投射自己学了什么就能够很好的记住,学习效果稳步提升
投射自己今天出门把所有需要的东西带全了,没有丢三落四。
投射女儿今天时间安排合理,学习效率非常高。
投射女儿女儿正能量满满准备期中考试,各科都能够充足复习。
投射老公做任何事情都顺利,能量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