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今年到了入小学年龄,为了寻找一所合适的学校从去年开始就泡各种幼升小论坛,网站,网罗各类学校信息,并和不同家长交流,到今天总算尘埃落定,而这过程也是感概良多。
1
最早的时候,儿子的钢琴老师说其实不管上私立还是公立,都要花钱,要上公立就上好的。可是一查户口所对地段学校是一所区重点,可以是可以,但不够更好。于是,我开始思索能动用什么途径去那个更好的。买房子,即使钱不是最主要问题,也要等上两年;而且还要摇号决定。托人,这年头也不是仅仅钱就能解决,要看能找到什么关键人物,和你能为这样关键人物带来什么更大的利益,我同学说他女儿入学时,申请书上都有一栏,“谁介绍”。想想我们这一新上海人,又如何能找到铁的关系啊。但是,不得不说母亲是伟大的,为了儿子的未来,母亲能激发的潜力也是无穷的。我们承接了武警后勤的一项业务,那部长专门分管落实武警部队子女的入学问题,所以他管辖范围内的校长,熟得象兄弟,他说:谁谁校长,酒量真不错,入学的事情,我给你包了。听得我一阵子热血沸腾。
小区里有两个妈妈开了一个英文图书馆,我和儿子是常客。一天那位妈妈说“暑假里,我办了一个暑托班,有国际教育背景的私立学校的孩子也有公立学校的孩子,其中公立学校那个孩子来自上海的某重点小学,也是要全市选拔才能进的,她妈妈说‘不比较不知道,对比那几位国际学校的孩子,我们孩子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对自己观点的坚持差得太远了。没上小学之前,我们孩子是个好奇心非常强,学习欲望非常强的孩子,现在好奇心都没了’”现在,这位妈妈在考虑给女儿转学。
这番话让我顿时清醒过来,那种能用钱和利益获得的教育,还能叫教育吗?我能指望一个醉心于名利场的校长能给孩子独立思想和拥抱知识的自由吗?
2
上好的公立学校的方向打破后,我开始搜素各类私立学校。国内私立学校也分为两种,一种仍在体制框架内,冠以实验小学等等,大多又会以“英文”为标榜,另一类就是有国际背景,或完全用国外的教材,或用国内的教材融入国外的教学理念。图书馆的妈妈告诉我“一百个家长有一百个答案,你别问了,自己去看,然后选一个自己合适的”。于是从去年9月,我开始奔波于各类学校的家长参观日。
第一次参观的是所台资背景的学校,宽敞的校舍,小班化的教室,没有鼻子上翘的老师,不错!但是不好的消息是入学还是要考试的,要考拼音,考识字。人家很诚恳地靠诉我“是的,我们也认为孩子没什么大的区别,但是报名人太多,我们只有30%入学率,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好吧,临阵磨枪还是要磨的。于是我们给儿子在幼儿园里报了公文班和国文班,开始拼音、识字和数学的学习,晚上还有家庭作业。Martin大叫“what ? 幼儿园还做作业”我说好吧,我们就磨磨枪,等面试结束了,就结束。那段时间过得可真痛苦,儿子每天痛苦的做作业,我每天痛苦陪练。等到报名那天又被通知要考英语,因为我一直坚持母语更重要,英语只要把孩子放在那个环境就行,所以儿子从来没有接受英语的学习。但是为了这临阵磨枪,春节过后,我们找来一名外教,开始给儿子每天补习英语。我也从中文对话转为英文,但是儿子还是很对抗。
两个月后,我们等来了第一次面试,那天我也特地装扮一下自己,不能给儿子塌分。当我们走进学校,100多名家长(据说那天有三场)被安排在阶梯教室,家长的声音、孩子奔跑嬉闹声、老师大声叫号声,整个现场就像一个海选现场。我不知道这些老师如何能在一下午看过300孩子,又能从中选出符合他们要求的孩子?后来,我说你就好像手捧一束花,你小心的包扎好,正准备献上,一群人横冲过来,花被踩落一地。
那次面试过后,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要临阵磨这个枪?为什么要为进这个学校让孩子学得痛苦不堪?我的本意呢?是不是在追求那个目标的时候,我又把目标给忘了?这以后,我给儿子幼儿园的老师写了封信,说我们正式不学任何拼音、数学和识字了。至于外教,Marco的教学方法我很欣赏,他用绘画的方式叫孩子英语,于是我又召集了另外三个孩子一起学,一周三次,权当玩。晚上,没有了作业,我们可以画画,做手工。儿子开心,我也开心。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我放松了儿子的学习后,两个月的一天,儿子忽然问我说“one hundred plus thirty five equal what ?” 我镇定了一下“equal one hundred thirsty five ”“right! Let me leave you another difficult one”他忽然会算数了,而且还是用英文!
第一次的面试以落选告终。后来又经别的妈妈介绍去参观某外国语小学和某实验小学,那个外国语小学我踏入校门,一个中年妇女依靠在椅子上“嗯”,手上垫垫一摞表,我一看是申请表,正准备填,发现要照片和户口本。“这些我没带”“没带你跑着来干什么?”我遭了一个大白眼。我还没进门呢,就这么厉害,敢情我儿子要送进来了,我还能说得上话吗?我转身就走。那个实验小学我更是吓得没敢去,因为上一下他们网站,赫然发现“红歌竞赛”。
3
是我太理想化了?一筹莫展之余,微博上认识了某国际双语学校的校董,从他的微博上,我似乎闻道了一些我要的味道,就像那位妈妈说得“自己去看看”。电话与学校预约了参观时间,令人惊讶地是招生老师特别提醒那天可带孩子一起来。
参观学校那天,孩子和家长被老师带着分别参观学校,因为有了以前的经验,我抱持着谨慎和距离,不过,看上去还不错。比较吸引我的是他们的科学实验课,在这里每一段时间由一个研究课题,可以研究恐龙、也可以研究树叶,我想这个儿子倒是挺喜欢的。一个月后面试。在这之前我还通过微博和那位校董探讨如何更为客观的面试,校董回答说:当学校要面临上千张报名单时,效率与周全常会面临难以两全。诚恳,但也不乏官方辞令。所以我对面试也是谨慎态度,这次不会心怀花朵了。周六的早晨,我们按时来到学校,入口便有ABCDE五个组,每个老师举牌站在那儿,每个进入的小朋友都得到一个编号,然后找到自己的组。家长则被引到阶梯教室。我离开的时候听到儿子在队伍里大声的和同伴说笑,我暗自担心,待会不知老师会不会认为他好说话,不够听话啊。
阶梯教室在一遍遍地放着学校的介绍,9点,校长带领三位教课主任来到现场,开始从教学、活动、德育等各个角度介绍学校的情况,另三个老师也分别详细介绍各自领域的情况,最后家长提问。我惊讶于一切井井有条,事后我在微博中说不管儿子的面试结果如何,这场面试的安排是加分的。我问儿子你们面试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看学校的片子,全是在户外的活动,然后就是英文老师教我们唱歌。没问数学、识字?儿子大声说没有,就跑开了。
在和招生老师交流的时候,我才知道这所学校的国际部是招生不是仅招外籍的,如果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申请国际部。我想不妨去看看。那天国际部的家长参观日,外籍校长Dr. Morgan 用风趣、轻松地话语开始了他的介绍,从他的言谈中你能感受到作为一个校长他对教育的热爱。但是我还是不能下定决心送儿子去国际部,那意味着他将完全脱离于中国的现行教育体制。当然我痛恨这种背离教育根本的应试教育体制,但当你真的要面对它的时候还是需要勇气的。会后我们和Morgan又进一步探讨,我说我不想儿子的中文称为第二语言。Dr. Morgan说“who said that?”他告诉我们这里中文也是作为母语教授,他们要办的是一所融汇中西文化的学校。他说核心问题是未来要送孩子去哪里,如果是去国外,我们建议选择国际部,如果在国内上大学,当然你只能去国内部。如果你还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我们欢迎你儿子来做一天的体验。“可以来体验?”我问道 ,“当然,给我发邮件”Dr.Morgan回答。
体 验课那天,我们送儿子进教室,一群孩子就拥了过来,这个给他介绍教室的情况,那个忙着给他介绍小朋友的情况。看来他这一天应该过得不错,和我们挥了挥手,他就溶进教室里了。下午来接他的时候,儿子兴奋地告诉我今天中午吃了匹萨、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以及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数学课很特别,是孩子自己写…… 和老师交流,两位老师大大的赞扬了儿子“so good, so well”“但是唯一的弱点是他的数学,他能很快算出来,但是他不明白这个意思,一定是中国老师教的吧”我讪笑了一下。几天后,儿子对我说,小学里玩是这么多(他用手做了个距离),上课是这么多(更多一点的距离)。“儿子,上小学了,玩的时间总要少一点了”。“不是,幼儿园里玩的是这么多(他用手比划了更小的距离)”,“那你们干嘛?上这么课?”“不是”儿子说“老师让我们练坐,不准说话也不准动”“什么!?”我一下愤怒跳起来。
有了这次体验课后,我坚定了要找适合儿子的学校,能让他快乐学习的教育。儿子很顺利地通过面试,终于尘埃落定,这一年的过程,现在看来真是富有戏剧性。我想我为儿子的未来做了个正确的选择。
在这里,我不得不补充一句,我认为我犯了一个我认为的大错误(Martin听到这里调侃道:Ah, fortunately, just one)就是临阵磨枪给儿子恶补数学,这让儿子对数学产生了恐惧,我知道他是个聪明的孩子、逻辑性也很强,未来他一定能感受到数学之美。可是因为我这急功近利,让他现在对数学产生抵触。后来我们在探讨是否去国际学校的时候,他问我有什么不同,我说唯一的不同就是国际学校的数学会学得简单一些,他立马毫不犹豫,我们就上数学简单一点的吧。孩子的教育一定急不得,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