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7日
我想我必须为昨天的文章做个道歉并且无法不承认文章的内容与这个书的主题相差甚远,可能是第一次决定写篇幅较大较系统的篇章,有想起什么就写什么的嫌疑,所以为了让条理的清晰以及对不多的一直支持我的读者负责,以后会万分注意。
在学习高中历史时,有一部分内容是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其中老师们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的必定是儒家思想。不可否认,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生活在儒家思想的包围圈里且根深蒂固。然而进入大学后,又有一套换汤不换药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等着我们。其实说实话,我的性格属于非一即二的那种,在高中学习儒家中庸思想的时候就不以为然,那种“仁爱”我无法接受,反而更喜欢法家那股严苛劲。何谓“仁爱”,宽为仁慈为。在儒家思想里,讲究对所有人皆不生坏心,一致仁爱,我们能说这有错吗?现在的社会提倡的不正是这一种风气吗?那,把这一思想转向另一个领域,在新闻里呢?新闻人需要仁爱吗?
不需要,而且尽可能杜绝。“记者要在采访中保持绝对的客观”,是我进入这个专业以及在看书籍中最常看到的一句话。记者的立场是中立,在采访贪官污吏时不愤怒,在贫困地区取材时不感性,敢和高官对着干,也能到最底层去挖掘,这就是记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2007年的踩猫事件,视频曝光后,踩猫的“罪魁祸首”一夜间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所有的人都在斥责她的残忍,她的惨无人道,甚至有人出资要杀了她。网友们人肉出她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家庭情况,在看不见源头无法查询出处的网络中大肆谩骂她的行为。但是经过调查后,踩猫的虐待狂是一个因为家庭原因心里受了重大创伤、靠这一行为发泄的无助的女人,那么是不是这样她的行为能得到大众的谅解?答案是并不会,人们在对一件事情有了主观决断后,并不会去在意这件事的其他方面。人们的仁爱绝对不会在这时表现出来。而那个女人在接受采访时对着镜头的微笑,更是给了大众的心灵重大一击。但是,有时候,咧着嘴的笑容流下了的也可能是一滴滴鲜艳的血。
在看柴静的书时,我常常会设想在那些采访中我会怎么做。我不是个特别爱猫的人,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我一定是憋着火气夹枪带棒地进行采访,毕竟在某些情况下人的同情心一触即发,特别是全社会同你有一样的同情时,那种感觉就更溢于言表。但是,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一个记者素质的时刻,是否被大众的情绪左右?是否愿意逆大流遭众人唾骂而只为探索那一方真相?因为随声附和是盲从;一知半解是盲信;感情冲动,不事祥求是盲动;评价激烈,昧于事实是盲争。一言蔽之即为,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