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到走上断头台的那一刻,或许才明白,为什么司马懿会赢。
当然,这个赢,就是他们两个之间斗争的赢。
编剧很有意思的将两个聪明机智有才华的人放在一起,通过一记又一记的矛盾,来推动故事的发展,而作为男主所承受的苦情戏,真的害苦了司马懿,但是前半程的失意或者颓丧并不意味着最后的结果,而笑到最后的,还是司马懿。
当然,时间也是界定在两个人的斗争开始到结束。
仿佛,司马懿对于杨修存在的意义,便是斗争,因为司马懿辅佐的是曹丕,而自己,扶持的是曹植,从立场上讲,两个人是政敌,是职场上利益分明的敌人,任何一方的上台,都有可能要了对方的命的生死敌人,而杨修也是这么做的,屡次想置司马懿于死地,中间也有将近得逞的时候,只不过是他不知道的一个计谋。
杨修与司马懿的交锋,源自一场站队保命的事件。
东汉末年,对大汉王朝心念旧恩的大臣们,纷纷对曹操表示不满。为了保护天子战队里的有生力量,杨修的父亲和司马懿父亲决定毁掉子女的婚约,以更好的保护到其中的一方。但是为了表功且为了保护家人的杨修,没有考虑到父亲杨彪的感受,很不体面的替父亲做了这件事,且为了自保而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将司马家置于风口浪尖上,伪造了司马家勾结袁绍的证据,但是他聪明是聪明,可是有一点没有明白,他们杨家才是嫌疑最大的一个,毕竟他的舅舅是袁绍,一个与曹操为敌的人。在这场斗争中,司马懿险胜,却是以差点送命并赔上两条残疾的腿为代价,原因很显然,司马懿不愿意为曹操服务,这是司马懿和杨修的不同之处。
于是他们俩的相爱相杀便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职场中的杨修,赌的是一时一刻的得失,所以一点一滴的失败他都气急败坏,但是与之聒噪的性格相对的,是司马懿的冷静以对,无论你出什么招数,司马懿都能见招拆招,很好的化解矛盾,且不会顾虑暂时的得失,因为他知道,曹操在世时,他们做一件事情就有做一件事情的危险,随时都可以给曹操以把柄。司马懿有这份自知之明,所以他赌的不是当下和眼前的得失,而是一步一步的铺着通往未来的路子, 这种计谋,往好里说就是心中有丘壑,心中有乾坤,而往坏里说就是,司马懿这个人太狡诈,狡诈到圆融,圆融到你抓不到他的把柄,甚至曹操七次想杀他,都找不到充分的理由。
而这正是杨修身上欠缺的。
我们常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职场中的斗争,敌人不仅仅是敌人,更应该是很好的朋友,而司马懿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的理念中,好像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对错,没有得与失,没有强与弱,有的是对长远计划的追求和实现。他认真的研读每一个人的性格和品格,擅长攻心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擅长心理推理,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知道别人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知道怎么用合适的方式给与取,才能很好的权衡利益,从而很好的保护自己。所以,他成功的拉到了荀彧荀令君,钟繇等重要人物随时为自己站台,他的心思深到很多人看不懂,我想曹操之所以能够保留他,也是寄希望于他对曹丕有用,才留得,时刻表现出自己对大局有用,而不去争,或许这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时候,这样的人就像海绵一样,快速的吸取着有效的讯息,迅速的成长着,很是值得初入职场的人的职场小白和菜鸟学习哦。
司马懿就这样一步步从职场小白走向了人生巅峰。
与之相比,尚且比司马懿年长4岁的杨修,却走向了反向的车道。杨修很聪明,聪明到什么程度呢?他反应很灵敏,献计也很快,文采兼备,可以说是才子一枚,和曹植子建走的很近,可以说是物以类聚了,两个人在一起是惺惺相惜,书生意气。但也是因为这过浓的书生意气,最终害了他和曹植。书生意气的人,一般很自我,一种傲气在心中,很难去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但是职场的成长就是靠团队的力量,你的背后团队的力量越大,你的力量也就越大,所以当司马懿悄悄的在创建属于曹丕集团的团队时,杨修和曹植却在府中喝酒吟诗,胜败状况立明。
在两人的关系上,杨修一心想置司马懿以死地,因为在他看来,司马懿死掉,曹丕就没有了智囊,必输,所以处处劝诫曹操杀了司马懿。虽然经历过杨修的诡计带给自己的伤害,司马懿仍旧在杨修被问斩的前一刻,对杨修说出掏心窝的话:一直把他当朋友,而不是敌人。因为他们各位其主,在个人利益上并没有直接的冲突和纠缠,所以,在人与人之间,司马懿还是很惜才,很赏识杨修个人的才干的。可惜这个道理,杨修到死不知想的明白想不明白。
在职场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有一个强大的职场敌人,未尝不是一种幸运,他会让你变成更强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