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轮到我们年级上数学公开课,周一升完旗就要开始,虽说我们组只有四个人,但也要两天才能结束,因都安排在上午上课,周一我听了两节,自己讲了一节,平时我们上课时间总是一样,能听到她们的课很难,而且这学期我们不是在录播室上课,而是在教室上,学生多很考验功底的,真的是让我收获颇丰!
乔老师讲得是《轴对称图形》,她的教学设计合理,思路清晰,从蝴蝶图案导出“对称”,让学生通过动手折纸,来理解两边是完全重合,重点指出“完全”,接着让学生分学过的平面图形,找出哪些是对称图形,特别用心地准备了两个有区别的三角形,若只用眼睛来观察,觉得都是对称的,有了疑问,就请学生动手来折,去观察是否是对称,学生通过动手再次理解了“完全重合”,既抓住了关键,又让生明白了不是所有三角形都是对称图形。最吸引学生的是让他们来制作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孩子们既兴奋又积极的制作着,呈现出来的作品有爱心,房子,树木等等都好漂亮!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多,但课堂纪律却特别地好,特别是她的一句口令“收”,学生立马就放下了手中的学具,让学生明白课堂上的倾听更重要。这默契靠的是平时的训练积累,也是我重点需要学习的地方!
牛老师的《平移和旋转》,整个课堂是轻松自在的,她的幽默风趣总能给课堂添彩!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点!先探究平移,通过观察火车车厢运动、电梯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是怎样来运动的?引生思考来总结:平移是沿着直线运动。接着探究旋转,有了上边的方法,学生很快就总结出:旋转是绕着中心点或轴运动。课上让孩子们找身边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学生都踊跃举手发言,学生不仅说,该动手演示,更直观地观察到两者的运动轨迹。从而找出了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运动的物体大小和形状都不变。不同点:平移变的是物体位置,而本身方向不变;旋转则是本身方向和位置都发生了改变。课上她引导到位,让学生动起来看,想,找,使学生学会了观察和总结。
韩老师的绘本课《保罗大叔分披萨》,更是让我佩服!从她去年的探索绘本,到现在的熟练运用,再次地验证她是个爱钻研的老师,更是个追求完美的老师。整个教学设计以保罗大叔分披萨的故事贯穿始终,把一个披萨先分给一对双胞胎,探讨出要“平均分”才公平公正,所以一人分得这个披萨的一半,由一半导出二分之一,并让学生用手中的圆片纸来折出一半涂色,并指生说说折叠过程,让生明白“平均分是两半大小完全一样。”接着她示范写分数,学生用手跟着悬空写,从而让学生观察到分数有三部分组成,即分数线,分母和分子,不仅规范了书写,也让生领悟到分数的读法是从分母到分子。又让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的二分之一,收集不同的折法展示,再次来全面地理解二分之一,故事继续又来了四胞胎,保罗大叔要把一个披萨分成四份,他随意的切了分,四胞胎不乐意,让学生想办法帮帮他,再次让学生体会到“平均分”的重要性。学生有了二分之一的基础,很快就折出了四分之一,继续动手操作,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自己想折的分数,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手不停地折,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从而点出课题——认识几分之一。故事还在继续着,保罗大叔想到了好主意,把披萨分成几等分来卖,更新了菜单,用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来表示,从而有点出了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分数的大小,承上启下。她的设计新颖,符合孩子们的思维,整节课学生处于积极表现状态,谁说数学课堂是枯燥的,那是他没来听韩老师的这节课!
听着她们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真的是需要好好改进:1.粉笔字,板书要加强;2.课堂评价语要丰富具体;3.多动脑思考,设计合理有趣的环节;4.多听课,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