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会有许多不如意的事,但如果你带着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你便会过得很快乐。
截止到2021年3月9日晚上24点,“一起写吧”一共收录了29篇文章。从2020年9月坚持到今天已经190天了,每天最美的时光就是在这个群里溜达,欣赏各位“美仁”的佳作,同他们一起记录,有他们同行和陪伴,我感觉很温暖也很有力量。
随着步入新的学期,大家的写作内容也开始着重于教育手记,看大家的教育案例,为大家的智慧和爱心所感动,也学习到了很多教育方法。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除了教育也有大家记录着自己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除了工作我们还有生活:
毛杰莉老师的《书香之家》值得我们借鉴:
文中介绍了在教育一线的孟庆功校长和朱英华老师陪孩子读书的事迹。“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懂得充分利用时间再加上行动力是他们夫妇二人带给我们的启示,同时也告诉我们成功路上事业和家庭并不矛盾。
李洪海老师的《面对学困生》教给我一些对待学困生的方法
学困生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李老师为了学困生做了很多工作:微信学习进步群、对这些同学分别谈话,沟通,给他们树立信心、寻找这些同学的闪光点,优点扩大……好学生可以让你锦上添花,差学生可以促进你成长,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正是那些“学困生”促进我们探讨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徐立华老师的《我们应该理解“情绪脑”的小脾气》
人的大脑分为不同的区域和功能,我们的学生的大脑和成人的不一样,他们的“理智脑”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他们处于“情绪脑”控制行为的阶段,我们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应该立即他们的特殊阶段容易冲动的各种小脾气,陪伴他们走向成熟。
汪韵琴老师的《“严厉”父亲何时休》
汪老师说:多么希望这些父亲能够放下所谓的威严,蹲下身与孩子平等的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多给孩子试错的空间!其实不仅仅是父亲也包括母亲还有作为教师的我们,孩子们不能快乐的成长,取得好的成绩又有多大价值呢?有可能会把那种不快乐延续下去。罗
罗亚娟老师的《当语文遇上音乐》
当语文遇上音乐,便产生了奇妙的火花。在文字的魅力之上,再加上音乐的旋律,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学生来说,好像是一大好事,让看起来头疼的背诵也显得轻松了好多。
还有其他美仁们的文章也非常优秀,大家可以到3月9日+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打卡第190天文章汇总里去一一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