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是做人应该学会忘记,忘记一些红尘过往,开创新的生活。如果不能忘记过去,就等于是活在“二手时间”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甚至每个事物都有它的过去。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可见这个“二手时间”是躲不过去了。
作者想让大家忘记过去,本意是好的。但就“过去”整体而言,一定是含有一些应该舍弃的和一些无法舍弃的内容。如果要把过去全部忘记,那又应了那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可见把过去统统忘记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有能力去甄别事物的本质,甄别出在“过去”这个大集合里面,究竟有哪些东西应该舍弃,那些东西应该记忆。
在央视的“国家记忆”节目里,每一期都会推出我国历史的值得记忆的重要事件。我觉得每个人也应该如此来管理自己的历史,铭记应该铭记的,忘记应该忘记的。
既然“过去”这个大集合里面,总会有一些应该铭记的事情,那所谓的“二手时间”这个概念就失去了意义:所有的时间,都是“二手时间”。那就无所谓“一手”“二手”了。
社会飞速发展,连文字词语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很多人灵机一动,头脑一热,顿时,一个新的词语诞生了。他们只追求创新,却不看创新后的实用性。结果是,新则新矣,却也是无用的。
这种现象让我联想起大家很熟悉的“亚健康”一词。曾有明智人士指出:“亚健康”一次毫无意义可言。我个人对这种观点是持赞同意见的。
试想,所谓的健康,是用医学中各种检测仪器来测量人体时,仪表上显示的具体数值。可以说,这些理论数值,表达的是人们的理想。单项数值表达单项的理想,全部的数值表达了全部的理想。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树叶是相同的。”这句话一定是被大家所熟知。树叶尚且如此,那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显然更是如此了。
当健康检测仪工作时,被检测的人,根本不可能在所有的项目上面都取得最理想的测量值。这是必然的。既然如此,“完全健康”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亚健康”状态,又是如何存在的呢?
说到底,每个人都是“亚健康”状态了,那么,创造出“亚健康”这个新名词,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举动。写到这里,就该联系到本文开始提到的“二手时间”了。毫无疑义,“二手时间”和“亚健康”一样,都是无意义的名词。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无意义的名词被创造,被热议,被一些人煞有介事地放在自己的“高谈阔论”中,而且在人前卖弄时毫无愧色呢?
一切的根源都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急于求成的人,看到形形色色的别人,都比自己成功,比自己优秀,于是口不择言,“语不惊人死不休”,先搞出个新名词,雷倒人再说。先出新名词,再出理论,最后再出理论体系。
可是他们忘记了:国家要发达,人民要富裕。实现中国复兴最根本的途径,不是兴之所至,创造出几个无意义的新名词,就能办成的事情!